臺海網6月25日訊 據廈門衛(wèi)視報道,臺灣5月底瀕臨限電危機,臺行政管理機構有意重啟核一廠1號機供電,在民進黨民代與反核團體強烈反對下,已宣告擱置。不過,依照氣象專家的說法,今年酷暑高溫難免,限電風險很高。蔡英文當局保證不缺電承諾恐怕又要跳票,一旦限電成真,可能將給臺灣政治經濟帶來嚴重的后果。
臺灣連日高溫,電力備轉容量直線下降,5月31日甚至低到只有1.64%,幾乎就要宣告限電。近日氣溫飆高,備轉容量率又降到3~5%,幸好有機組完成年修才免于限電。但以目前的態(tài)勢而言,無論如何臺灣已步入限電風險,臺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林全坦言,今年、明年將是臺灣最辛苦的兩年。
現(xiàn)在,上臺剛剛滿月的民進黨在嘗到當家的艱辛后,迅速轉身向現(xiàn)實低頭,擬重啟核電發(fā)電,不過蔡英文曾信誓旦旦地保證臺灣不缺電,臺經濟機構負責人李世光上任后也與工商界座談,拍胸保證2年不缺電。言猶在耳,臺灣馬上跌入限電危機中,一旦限電成真,蔡當局的承諾與社會信任度幾乎就要崩盤。
臺灣民眾 齊女士:就看蔡英文接下來怎么做了,口號是口號,怎么實際行為是比較重要的。
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缺電保證與承諾,短短幾個月就面臨跳票危機,蔡當局一旦失去社會信任,其政治后果可能讓未來施政寸步難行。
而經濟方面的影響則更加嚴重且深遠,如果限電發(fā)生,不論制造業(yè)或商業(yè)的生產、經營必受影響,短期而言,當然是折損了產出與經濟產值。不過,這還只是小問題,真正嚴重又屬"隱性"的影響,是對民間投資的打擊。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就說過:"臺積電一分鐘都不能缺電"。豈止臺積電不能缺電,不論是傳統(tǒng)產業(yè)或是科技產業(yè),大部分制造業(yè)生產都無法承受"隨機暫停",若突然限電、停電,廠商的訂單與出貨將受到影響。
廈門衛(wèi)視駐臺記者 侯又華:核電問題一直是臺灣地區(qū),一個的高度政治化的議題,也是過去民進黨打擊國民黨的一個重要的"利器"。不過因為連日來的高溫限電危機,卻讓一直"反核"的民進黨當局,恐怕是要挨上當頭的一棒,也讓蔡英文當局想要提升臺灣經濟,促進就業(yè)的這個目標,恐怕是要竹籃打水一場空,真正觸及臺灣未來的經濟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