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歡快激昂的音樂,邱偉迪的高難度動作——后仰倒地、獨臂支撐,引來觀眾喝彩。幾分鐘下來,他滿頭大汗,結束時還拿起一頂帽子請觀眾打賞。
這是2016年臺北市街頭藝人執(zhí)照考試的現場。他表演時,一組評委在旁邊觀看并錄像。在臺灣,藝人在街頭收費演出需要有許可證,否則將被取締,街頭藝人執(zhí)照考試在臺北10年前就開始了。
28日,臺北孫中山先生紀念館的回廊和花園空地成了數百名臺灣街頭藝人的考場,他們現場進行魔術、雜耍、音樂、街舞等藝術表演,評委現場觀看評判。
邱偉迪說,他大學學的哲學專業(yè),畢業(yè)后不想當老師,加上自己有舞蹈基礎,就喜歡上了娛樂表演,還曾到倫敦、悉尼等城市街頭表演,積累了不少經驗,目前在臺北一家商場內演出。
“有了執(zhí)照,就能在臺北的街頭自由表演了。”他說,將來還考慮到大陸去表演。
據介紹,本屆臺北市街頭藝人執(zhí)照報考人數創(chuàng)新高,共計496組,分為個人和團體,16歲以上即可報名,今年報名者中年齡最大的是一名83歲的手風琴演奏者。報名者除了來自臺北,還有臺灣其他縣市,有的已考取澳大利亞街頭藝人的執(zhí)照,有歌唱比賽的獲獎者,甚至還有發(fā)行過唱片的藝人。
23歲的李景瑞來自臺中市,28日一大早在朋友陪同下來到臺北參加考試,打算將來有機會來臺北街頭表演。他自學吉他,靠街頭表演謀生。他在臺中有當地街頭表演執(zhí)照,常到火車站等地進行表演,最多時一個月能收入4萬元新臺幣。
他說,要拿到臺北的街頭藝人執(zhí)照比較難,這次只是抱著試試的心態(tài)來參加。“臺北人流大,街頭藝人多,競爭也大。”
在評委面前,李景瑞彈唱了兩首歌曲的片段。短短幾分鐘的考試結束后,他就收拾行李離開,以便給后面梯次的報考藝人騰出地方。
據了解,評委有街頭藝人代表、文化局工作人員、大學藝術專業(yè)人士等。要獲得臺北的街頭藝人許可證并不容易,此次考試錄取率只有15%至20%。
“嚴格審查是為了讓街頭藝人群體維持一定的藝術水準。”臺北市文化局工作人員馬祖鈞介紹,臺北已累計核發(fā)街頭藝人活動許可證1399張。
侯睿詠是臺北一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yè)的大二學生。他喜歡表演,跟人學習了變撲克牌的魔術后,在課余時間到臺北士林夜市表演。
他在考試現場表演的撲克牌魔術顯示出一定功力。“讀完大學后,想多參加一些國際比賽,實現我的撲克牌魔術夢想。”他說。(記者李來房 陳鍵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