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微博)5月1日訊 據(jù)ETtoday東森新聞云報道,在臺灣,胃藥常被民眾當(dāng)作隨身攜帶的藥品,其實胃藥就是制酸劑,主要用于中和過高的胃酸分泌;彰化基督教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范泉山指出,因此并非所有胃痛都得服用胃藥,若屬于腸胃不適問題,那服用胃藥恐怕無法發(fā)揮有效療效。
   近來黑心胃藥事件層出不窮,目前市面上已被查到達(dá)13家、23項的黑心胃藥,其中更有知名的老廠牌,長期以來民眾更不知服用下多少黑心胃藥,引起恐慌;范泉山說,這些黑心胃藥使用的食品添加物級或工業(yè)級原料制藥,都未拿到原料藥許可證,長期使用恐怕危害人體健康。
主
   任范泉山進(jìn)一步說明,胃藥的制酸效果,多少會減輕胃酸對受損胃壁的刺激,但僅能提供短暫舒緩,反而容易疏忽疾病的警示,尤其某些胃藥不但無法保健胃,還可能因不同的制酸劑成分,出現(xiàn)不同的副作用,像是長期服用含鈣的胃藥,就容易增加結(jié)石機率甚至便秘現(xiàn)象,含鎂的胃藥則可能導(dǎo)致腹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