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微博)1月2日訊 據(jù)《聯(lián)合報》報道,被鐵道迷昵稱“紅面番鴨”的臺灣“普悠瑪”號列車,去年底發(fā)生兩起撞牛事故,奪走7條牛命,外界猜測“兇手”是普悠瑪鮮艷紅色車身,刺激牛群,建議改裝。但動物專家指出,牛是色盲,顏色不是“牛擊”主因,臺灣鐵路管理部門1日宣布,將保留“普悠瑪”紅色車身。
據(jù)報道,去年11月,一列“普悠瑪”在臺灣花蓮縣撞死4只牛,其中2只是懷胎母牛,釀4尸6命。一個月后,“普悠瑪”在花蓮又撞上牛。上述兩案的飼主都因違反“鐵路法”遭移送。
臺灣“鐵路局”花蓮機務(wù)段段長陳福海說,過去曾發(fā)生火車撞夜鷺、山豬等,撞牛十余年前曾發(fā)生但罕見,如今“牛擊”比例創(chuàng)新高,確實透著一絲不尋常,已請畜牧公會提醒飼主,并將在重點路段加設(shè)圍籬。
外界猜測,難道是普悠瑪號紅色車頭刺激牛群,與牛受斗牛士手中紅布挑釁,往前猛沖的原理相同?也有人認為,普悠瑪班次大幅增加,牛群還不熟悉,誤闖軌道;或因軌道較溫暖,??拷∨?。
酪農(nóng)協(xié)會理事長洪長進說,牛是大近視眼,個性溫和但容易受驚嚇,對顏色不敏感,農(nóng)場工作人員從不忌諱穿紅色衣服。他分析是因過去柴聯(lián)火車聲響巨大,牛聽聲走避;但普悠瑪號安靜、速度快,當慢吞吞的牛意識大難臨頭,已來不及閃避了。
洪長進也否定“取暖”的說法,他稱,牛喜歡趴臥在軟綿綿草地上,不喜歡硬梆梆的軌道或石頭鋪面,會往軌道移動純粹是“有哪好吃就往哪去”。
陳福海也說,老一輩司機員觀察,載運砂石的貨運列車車速60公里,從沒撞過牛,“靠近了,牛還回頭跟司機笑一笑,再散步走開都來得及。”要閃130公里高速行進的普悠瑪號,可就難了,加上普悠瑪號去年起增班,列次多、事故機率也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