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補關系 有人表態(tài)有人依舊觀望
某一位國民黨“立委”的核心幕僚也說,吳敦義的個性是比較“自私”啦!例如連宋2004年“總統(tǒng)”選舉之時,吳敦義擔任揭弊小組召集人,國民黨內(nèi)部說好要“每日揭一弊”,結(jié)果輪值到龐建國突然停了下來,“立委”私下問龐建國到底是什么原因,祇聽見他嘆息說,“所有揭弊資料都在吳敦義手上,所以沒有辦法開記者會。”
該人士還表示,“同一年,連戰(zhàn)只是請當時的臺北市長馬英九吃便飯,吳敦義就跳出來說‘國民黨世代交替’,立即造成當時的現(xiàn)場氣氛變得很僵?!?
不過“識時務者為俊杰”,部分“立委”就算曾得罪吳敦義,有人還是會盡量找時間修補關系,例如在九月十七日痛批“行政院”的黃昭順,事隔兩天,她還是陪同新“閣揆”巡視地方,就像婆媳關系一般,盡量不要進一步撕破臉。
如今大部分的國民黨籍“立委”仍在持續(xù)觀察中,以后到底是向“閣揆”吳敦義喊話比較有效,還是向“副閣揆”朱立倫提出要求,才能夠立竿見影。例如高鐵的營運出現(xiàn)問題,“交通部長”毛治國說“政府”將以三千至五千億元接手,朱立倫卻說“絕不增資”,吳敦義最后左右為難地裁示“從減息下手”,顯然“新內(nèi)閣”目前仍處于磨合期。
某位國民黨籍“立委”說,“政治人物的互動是很實際的,不只要有利害關系,而且一定要‘落實’利害關系,若是不能落實,閣揆又怎樣?大部分的立委當然祇會給予一般對待;再說政治是眾人的事,一定要可長可久,朝野立委就像是往南尋找春天的大雁群,‘孤鳥’吳敦義如何在茫茫大海上,帶領眾多大雁找到方向飛到彼岸?”可以想像,為了施政運作的順暢,吳敦義一定會改變“孤鳥”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