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輝(評論員)
日前臺灣公布一份數據,今年一到六月,臺灣水果出口產值42.3億元新臺幣(下同),打破去年全年出口40.2億新臺幣,而且這項成績也打破了過去20年的全年紀錄。
這一份數據和消息,頓時讓蔡當局感到異常的高興和欣慰,認為是自己的政策和措施,讓臺灣的水果外銷產值創(chuàng)下了新的紀錄,功不可沒,可喜可賀。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對此,島內網友通過調查和分析,發(fā)現今年一到六月,臺灣出口大陸的產值是35.87億元,而去年出口到大陸的產值則是31.40億元。
原來。臺灣水果出口大陸的成績是蔡當局自賣自夸的,成績單和破紀錄的主要因素,正是因為臺灣出口到大陸的水果產值的增長。
可是蔡當局故意掩蓋和掩飾這一客觀的事實,想方設法的不承認不面對,竟然用“修法”和懲罰的手段,不讓臺灣水果銷往大陸。
并啟動所謂選舉查察,將大陸企業(yè)采購臺灣農產品列為搜報的重點,還聲稱要推動所謂“中共代理人”修法,阻斷兩岸交流交往,進一步升級恐嚇手段。
這種以安全為名,影響選舉為借口和抹紅的政治手段,其實就是與臺灣民眾為敵,讓臺灣未來和臺灣百姓的生活無“路”可走。
首先是堵死出路。可以說,臺灣農產品銷往大陸,從價格上和購買力上,都收獲了滿滿的利益。尤其是他們在為產品銷路發(fā)愁的時候,對臺灣內需市場有限而一籌莫展,大陸關鍵時刻出手援助而感到興高采烈。這一鮮明的對比,詮釋了“兩岸關系好,臺灣百姓才會好”。而蔡當局的這種做法,就是堵死出路的行為。當臺灣失去出路,臺灣民眾沒有了出路,可想而知臺灣的未來和臺灣民眾的生活,將是一種什么樣的現狀和境況。
其次是切斷財路。臺灣農產品銷往大陸,賺取的都是真金白銀的利益。統計數據顯示,從2016年蔡英文上臺至今,臺灣出口至大陸的農漁產品占據了臺灣農漁產品出口的首位。所以,臺灣民眾在大陸的財路是非??捎^的,更是可期的?,F在,蔡當局要切斷他們因大陸市場得到的利益,而繼續(xù)發(fā)財的夢想,他們又怎么會袖手旁觀和無動于衷呢?
再有是隔斷生路。臺灣依靠農產品生活的民眾多達幾十萬人,尤其是在臺灣南部,他們都希望農產品有個好收成,也有個好的賣價。而蔡當局以新南向政策給出的銷路卻不能解決他們的銷路難題。由于產品大致相同,市場小,價格低,在東南亞一時難以打開銷路;對美國的市場,由于美豬美牛的問題,銷售也是不盡人意;而對于日本的市場,由于日本核災食品的解禁問題,也不會給予臺灣多少關照。所以臺灣農漁民的生路在大陸,而不在于蔡當局鼓吹的東南亞國家、美國和日本。蔡當局不讓臺灣農產品銷往大陸,就是割占臺灣農漁民的生路。
最后是掐死活路。蔡當局為了一黨之私,一人之私。不斷地以“修法”為名,行阻礙之為。比如臺灣青年赴大陸擔任公職被處罰注銷戶籍,村長里長被禁止赴大陸參加民間交流,城市交流以抹黑抹紅的手段橫加阻攔,有關退役公職人員和退役將領赴大陸參訪被嚴格管控等等。蔡當局一系列的阻擋與干擾的組合拳,就是不給臺灣活路,不給臺灣民眾活路。與臺灣的未來和臺灣民眾的利益福祉為敵,站在臺灣主流民意的對立面,以謀求政黨利益和政治權謀逆流而上,背棄民心。可想而知,不給臺灣和臺灣民眾活路,他自己也不會有活路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蔡當局不管以什么辦法,使用什么手段,打著什么旗號,對兩岸交流與發(fā)展橫加阻擋,對人員往來干擾破壞,對臺灣農產品銷往大陸恐嚇,威脅,讓臺灣無路可走,使臺灣民眾無路可活。那么,蔡當局的命運也將是路到盡頭的結果與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