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2月14日訊 海峽導報特約評論員:陳淞山(專欄作家)去年12月“川蔡通話”(川普即特朗普),讓臺灣內(nèi)部少數(shù)“獨派”誤判情勢,以為美國政府可能調(diào)整“一中政策”。隨著最近特朗普與習近平的熱線電話,特朗普從質(zhì)疑“一中政策”轉(zhuǎn)向為尊重“一中政策”后,這些“獨派”又認為美國的“一中政策”與大陸的“一中原則”有差別。
這種說法故意昧于特朗普向中國大陸讓步的事實,是“獨派”自我感覺良好的錯誤解讀,也是“獨派”借此挽回顏面的政治操作手法。但是,這難掩蔡英文當局可能誤判美國、中國大陸與臺灣三方情勢發(fā)展的窘境,讓臺灣正陷入自以為是、夜郎自大的困局中,難以自拔!
事實上,特朗普原本就是把臺灣當作棋子來加以耍弄,所謂的質(zhì)疑“一中政策”根本不用當真,也不需要對他轉(zhuǎn)向尊重“一中政策”感到奇怪,這是特朗普的商人習性使然。當特朗普清楚理解“中國大陸”的一中原則是不能拿來做交易或當作籌碼之后,他必然會回到正常的政治軌道來。所謂“美臺關系”,自然會受到美國與中國大陸關系發(fā)展的制約,這中間從來就沒有臺灣自己表述的機會及空間。
蔡英文當局是該認清國際政治的客觀現(xiàn)實了,不要因為誤判而讓臺灣成為特朗普的馬前卒,也不能夠刻意漠視中國大陸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堅持。蔡英文當局應該對“一中原則”尋求兩岸雙方可以接受或忍受的替代性共識,為當前的兩岸僵局解套,這是讓兩岸關系發(fā)展回到正常軌道運行的唯一法則。否則,臺灣終歸只會成為祭品,真正受創(chuàng)最深的就是臺灣的民生經(jīng)濟。
總之,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這是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道理所在。所謂“特朗普風暴”只是一時的政治現(xiàn)象,改變不了美國與中國大陸關系的常態(tài),也無法讓臺灣脫離“一中框架”。蔡英文當局應該更理性、更務實地面對臺灣的政經(jīng)困境與兩岸關系發(fā)展,為兩岸的互利共榮創(chuàng)造歷史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