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報特約評論員 臺北市議員 王鴻薇
2月1日新科“立委”報到,立即展開正副龍頭選舉,蔡英文欽點的蘇嘉全順利當上龍頭,而副手則由民進黨中壯代、臺中市“立委”蔡其昌當選,民進黨可說完成完全執(zhí)政的最后一塊拼圖。因為2008年陳水扁雖然取得政權(quán),但民進黨在“立法院”始終未占多數(shù),這屆才是第一次由民進黨在“立院”執(zhí)政。
蘇嘉全20年前就當上“立委”,隨后選上屏東縣長,又歷任“內(nèi)政部長”和“農(nóng)委會主委”,并曾在2012年和蔡英文搭配參加“大選”,黨政歷練豐富。不過,蘇嘉全之所以能成為民進黨籍的第一任“立院”龍頭,全靠蔡英文庇蔭。原來在“立院”最有人脈和呼聲的民進黨萬年總召柯建銘,硬是被小英壓下來,終究無緣龍頭。
雖然外界對蔡英文強力介入民進黨“立院”黨團頗有議論,民進黨內(nèi)甚至傳出蔡英文5·20就任后應(yīng)該不再兼任黨主席的呼聲。不過,蔡英文完成“立院”布局,連一向力挺深藍的電視主持人李艷秋都公開說,相對于馬英九這幾年無法處理王金平,蔡這一點做得比馬好,顯然在社會上仍然是有不少掌聲的。
至此,蔡英文完成了“立院”三項重要改革:1.在黨內(nèi)強大壓力下,蔡英文成功摒除形象欠佳的柯建銘,確立了蔡英文的改革魄力;2.晉用中生代“立委”擔任副手,為民進黨的世代交替做好了接班的布局,這一點確實比馬英九有遠見;3.蘇嘉全隨即辭去所有民進黨內(nèi)職務(wù),意圖建立“議長政黨中立化”制度,不過這只是形式,中立不中立,仍須看蘇嘉全和民進黨的表現(xiàn)。
蔡英文在“立院”龍頭安排上看起來展現(xiàn)大魄力,連柯建銘和各派系都不得不對蔡英文言聽計從。不過,這只是因為蔡英文尚未就任,從“政府”到公營事業(yè),還有好幾千個位子要看蔡英文的臉色,民進黨各派系在權(quán)位尚未正式入袋前,當然不敢違拗蔡英文。所以,蔡英文駕馭“立院”,雖然有了一個好的開始,但不代表未來會一路暢通。
特別是,要看民進黨在“立院”當家后的表現(xiàn),主要在通過了哪些法案,現(xiàn)在民進黨念茲在茲的是交接條例和攸關(guān)處理國民黨黨產(chǎn)法案,一副贏了就要斗爭清算的模樣,目前還看不到什么改革新氣象。
此外,蔡英文已宣稱把“兩岸協(xié)議監(jiān)督條例”列為優(yōu)先法案,而民進黨友黨“時代力量”則已提出把“兩國論”入法的條例草案版本,蔡英文會買單嗎?不買單又將如何安撫反彈力量?這些問題是蔡英文立即面臨的重大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