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0月1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葉新航) 10月13日,基隆市長謝國梁罷免案完成投票,宣告罷免失敗,謝國梁順利通過考驗。給了民進黨,特別是林右昌一記重拳。

▲謝國梁(左)和林右昌
罷梁的起因
2022年11月26日,謝國梁戰(zhàn)勝民進黨候選人蔡適應當選基隆市長。但謝國梁就職之后,有部分人士認為其未達成承諾政見,且有各種招標、活動引發(fā)爭議。
引燃“罷梁案”的導火索,是基隆市政府與臺灣服飾品牌NET爆發(fā)的基隆東岸廣場產(chǎn)權爭議。NET向基隆市府提出法律訴訟,掀起的風波引爆謝國梁、林右昌激烈交鋒,延燒成罷免謝國梁的序章。基隆民間團體“山海拆梁行動”于今年3月8日正式提出罷免程序。然而,罷梁案真的有這么單純嗎?
罷梁的意圖
一方面,目前臺民意機構三黨不過半,民進黨無法再為所欲為,2025年總預算案被藍白聯(lián)手退回就是最明顯例子,因此民進黨意圖拉下國民黨幾席,目標就是回到單獨過半的優(yōu)勢,甚至已經(jīng)列出了“大罷免潮”名單,罷梁只要一過,相當于立刻點燃大罷免時代的狼煙,全臺將遍地烽火。
另一方面,則是林右昌圖謀新北市長。新北板橋接云寺繞境,被視為2026新北市長熱門人選的臺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及民進黨民代蘇巧慧都出席起跑活動,身為民進黨秘書長的林右昌卻也出現(xiàn)了。實際上,林右昌對新北市長感興趣早已是公開的秘密,賴清德本就不喜歡“蘇系”的蘇巧慧,罷梁案可視為林右昌給賴清德的投名狀,借由推動罷免成功,讓賴清德表侄、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取代謝國梁。若立下拆梁戰(zhàn)功,林右昌2026則更有政治實力空降新北。
然而,最終的投票結果讓綠營大失所望,不但不同意票比同意票多了近兩萬票,甚至同意票壓根都沒能過罷免門檻。
罷梁的敗因
第一,林右昌圖謀新北市長之位,此次罷梁也被視作林右昌若想在2026空降新北必須要立下的戰(zhàn)功,他嘴上喊著要為基隆市民發(fā)聲,實則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第二,林右昌罷梁入魔,每天帶頭沖鋒讓人觀感不佳也就罷了,甚至在臺風期間利用基隆水災操作仇恨感,身為前市長在基隆受災時沒有提供幫助反而大肆炒作,引發(fā)選民反感。
第三,民進黨嘴上說不參與,然而林右昌,沈伯洋,鄭文婷等人公然介入罷梁案,在基隆市府訴訟四連勝后,罷梁本就失去正當性,強行罷免讓基隆市民看破手腳,民進黨就是在政治惡斗,勞民傷財浪費社會資源。
罷梁失敗的后果
第一,罷梁失敗讓藍營士氣大振,也讓綠營接下來推動罷免少了底氣與動力,可以說是把“大罷免潮”扼殺在了搖籃里,民進黨要再發(fā)動罷免就難再用遍地開花做法,民意機構席位過半的幻想破滅。
第二,林右昌瘋狂炒作NET案,卻也將自己任內(nèi)種種建設疑云暴露出來。林右昌任內(nèi)市府官員受賄案已開始延燒,現(xiàn)在只是尷尬難堪,未來自己是否會牽涉其中還猶未可知。
第三,林右昌政治實力元氣大傷,除非賴清德撕破臉皮不讓蘇巧慧選下去,否則新北市長的人選蘇巧慧應該穩(wěn)固了。而林右昌不僅失去選市長的機會,恐怕黨內(nèi)秘書長位子都將面臨挑戰(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