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是不是該輪到臺灣來支援了!”
民進黨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17日聲稱,去年大陸禁止臺灣地區(qū)水果輸入,日本各方“支援”,把臺灣的鳳梨運到日本,現(xiàn)在日本的水產(chǎn)品被大陸禁止輸入,臺灣也應(yīng)該多消費,“展現(xiàn)患難見真情”。

圖源:臺媒
因排放核污染水入海引發(fā)全球批評,日本政府近期焦頭爛額。但正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糞坑”,謝長廷這種“政治屎殼郎”愣是能在里面滾得花樣百出。核污染水入海爭議一起,謝長廷就冒天下之大不韙為日本站臺,宣稱“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對身體有益”。后來又頂著一片罵聲,公開發(fā)文呼吁臺灣要多消費日本海產(chǎn)品。
民進黨媚日不是什么新聞,但像謝長廷這般不加收斂,還是太挑戰(zhàn)正常人的廉恥心了。島內(nèi)網(wǎng)友怒批其為“助日代表狗腿子”,直呼其“賣臺無底線”,“如此重大的丑聞惡行,不該讓他再留在日本丟人現(xiàn)眼。”

圖源:臺媒
不過話說回來,讓謝長廷“駐日”,本就寫好了“丟人現(xiàn)眼”的劇本。臺當局所謂的“駐日代表”,全稱是“臺北駐日經(jīng)濟文化代表處代表”,看名字就知道是個欺世盜名的所在,干的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至于謝長廷,當年在臺大研究所讀了一年,就拿著日本文部省獎學金赴日“深造”了,后來成為民進黨內(nèi)“親日派”代表性人物。蔡英文一上臺,日本方面就公開點名要他“駐日”,因此才有了前“行政院長”低配“駐日代表”的操作。這種機構(gòu),配上這種人,上演什么鬧劇都不意外了。

2021年6月,日本向臺灣地區(qū)捐贈124萬劑AZ新冠疫苗,謝長廷雨中送機,圖源:臺媒
國民黨籍“立委”洪孟楷曾形容“謝長廷的嘴臉,讓人想到卑躬屈膝的漢奸”。“駐外代表”通常被記憶只有兩種可能,做好或是做差,謝長廷卻令人嘆為觀止的走出了第三條路——把“駐日代表”當成了“助日代表”。無論是開放日本“核食”進口、臺日漁權(quán)爭端、臺灣慰安婦事件還是核污染水入海,臺灣納稅人每月花60萬新臺幣供養(yǎng)的謝長廷,都毫不顧忌島內(nèi)主流民意,每次都公然為日本利益站臺,屁股歪出天際。用羅智強的話說,在臺灣政壇中,如果謝長廷的厚臉皮排第二名,大概沒人好意思搶第一名!
但無恥之尤的謝長廷,并不是個人。有句話說得好,當你在明處看到一只蟑螂,說明暗處已經(jīng)多到擠不下了。謝長廷如此肆無忌憚地吃里扒外,無底線地媚日辱臺,是誰提供的舞臺?是誰給的底氣?毫無疑問,只能是任命他并死保他的民進黨當局。謝長廷的賤,就在于賤得“深體上意”,賤得暗合“臺日勾連”戲碼。

圖源:臺媒
日本強排核污染水時,“顯眼包”不只是東京的謝長廷,還有身穿日本服飾走上臺北街頭兜售日本“福食”的民進黨高官們;安倍遇刺身亡,除了在東京如喪考妣的謝長廷,民進黨當局表現(xiàn)得也比日本人還要難過,甚至在臺灣樹起了安倍銅像,讓洪秀柱忍不住大罵民進黨當局:日本人是你們的爹嗎?

圖源:臺媒
說到底,不管是“逢日必舔”的“皇民史觀”,還是“逢日必軟”的現(xiàn)實選擇,都是由民進黨的“臺獨”本性決定的。“媚日賣臺”的邏輯鏈條,跟“倚美謀獨”是一樣的——因為要搞“臺獨”,必然要“投日”,而要“投日”,就必然要“賣臺”。換句話說,只要民進黨還在臺上,“媚日”就不會停止,只要“臺獨”橫行島內(nèi),臺灣就是一顆任美日拿捏的棋子。

圖源:臺媒
再有一個月,就是臺灣光復78周年紀念了。看看謝長廷這些跳梁小丑,就知道78年前宣告勝利的那場抗日戰(zhàn)爭,在臺灣其實并沒有真正結(jié)束,有“臺獨”分子持續(xù)作祟,臺灣民眾掙脫殖民枷鎖、找回民族尊嚴的道路還很漫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