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眾黨新北市黨代表王如意3月4日投書臺媒指出,“韓流”在2018年崛起,進而席卷全臺,原因很多,當時高雄市在陳菊多年主政下,高雄市政府的債臺高筑絕對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王如意指出,如今鄭文燦即將在今年底卸任桃園市長,同樣是民進黨中生代明星人物、綠營內(nèi)部甚至將他視為2024熱門人選,結果鄭文燦并沒有讓陳菊“專美于前”,桃園市政府的負債余額從2014年的262億元(新臺幣,下同),增長至2020年的490億元,大幅提升87.02%。民進黨曾經(jīng)在高雄市長敗選的殷鑑不遠,今年底還能保住桃園市長的寶座嗎?
文章指出,根據(jù)民進黨當局財政主管部門的統(tǒng)計,一年以上非自償債務,加上未滿一年債務,桃園市政府在2014年底的負債金額是262億元,鄭文燦2014年底就任桃園市長,才短短6年的時間,桃園市政府的負債在2020年底增加至490億元,成長幅度高達87.02%。
桃園市政府辯稱,舉債之所以大幅成長,是因為要推動重大建設。以高雄市為例,也是為了要推動重大建設,陳菊就任高雄市長以后,高雄市政府的負債從2007年底的1340.64億元,到了2017年底增長至2491.95億元,10年的時間成長了85.88%。同樣是“新潮流”,“南陳菊,北文燦”,85.88%與87.02%,兩個數(shù)字“相互輝映”。
王如意指出,若與臺灣地區(qū)其他5個“直轄市”相比較,鄭文燦舉債的速度更是遙遙領先群雄,根據(jù)財政主管部門的統(tǒng)計,從2014年底到2020年底,負債成長幅度排名第二的是臺中市政府的47.4%,再來是新北市政府的25.49%。
還債能力最強的是臺北市政府,在柯文哲的主政下,臺北市政府的負債在2014年底是2169.99億元,2020年底降低至1663.54億元,總計還了506.45億元,負債減少23.34%。
王如意指出,至于原本強調(diào)要推動重大建設,而不斷舉債的高雄市政府,2010年底的負債仍然高達2498.81億元。反正債留子孫,市長的任期滿了,拍拍屁股走人。尤其陳菊的任期沒有結束,她甚至還高升監(jiān)察機構負責人,就如同鄭文燦今年底要卸任桃園市長,他的眼睛可是緊盯著2024年的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大位”。在民進黨的主政下,桃園市政府的財政已經(jīng)逐漸走向惡化。(來源:海峽導報新媒體 林靜嫻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