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行政主管部門宣布開放日本福島5縣市核災區(qū)食品進口,保證會做好源頭管理、“邊境”管制,但仍引發(fā)食安質(zhì)疑。前“立委”孫大千2月12日在臉書表示,話可以說得很漂亮,但要實現(xiàn)要做到逐批全面檢驗,而非以逐批抽驗來魚目混珠,蒙混過關(guān),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把臺灣民眾都當三歲小孩?

據(jù)臺媒報道,日本福島食品開放進口,放射性檢驗量能成為關(guān)鍵,“原能會”表示,自福島第一核電廠發(fā)生事故以來,過去10年全臺每年平均檢驗1萬5千件的日本進口食品,未來加上核食,預估每年總計檢驗2萬6千至2萬8千件,已串連全臺7家實驗室,每年最多可驗7萬件。
孫大千質(zhì)疑,日本核食品項五花八門,數(shù)量龐大,倘若真要做到逐批全面檢驗,一年怎么可能會只有8千件?用常識判斷,一年進口量更絕對超過7萬件,若蘇貞昌口中的輻射檢測隊伍,一年的檢驗量能僅7萬件,如何達成逐批全面檢驗目標?
孫大千說,日本核食中含輻射物鍶-90,半衰期長達30年,還會累積在人類骨髓當中造成骨癌。為什么目前所訂檢驗標準僅銫-134、銫-137與碘-131?
孫大千說,不管是檢驗標準或檢驗量能都如此兩光,民進黨居然還有臉呼吁臺灣民眾放心接受,也許對民進黨政客來說,臺灣人的生命根本不算什么,只要日本人不要生氣就好。(來源:海峽導報新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