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黃國書“抓耙仔事件”,去年就引發(fā)臺灣政壇討論。如今風波延燒,臺南市長黃偉哲也被周刊爆料曾在“威權時期”充當情治單位的“線民”。臺灣“陪審團協(xié)會”等民間司改團體人士,今日(1月19日)于立法機構召開記者會表示,各政黨應自律并做出表率,未來各黨提名公職參選人前,需先自檢、自清,以踏出“轉型正義”的第一步。
黃偉哲陷“線民”風暴,19日一早于出席活動前受訪再次強調,針對周刊所報道事情,“我相信我從來沒有做過出賣同志的事情,沒有做過‘線民’,也拒絕配合教官”。
黃偉哲還表示,如果大家認真了解“轉型正義”,這是一個非常嚴肅、慎重的事。情治單位里面的資料、檔案,很多虛偽、不實,甚至造假,也因此造就了很多冤假錯案。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在去年10月被爆出30多年前的“戒嚴時期”、還在就讀大學時,曾被吸收,成為當時國民黨當局情治單位的“線民”。黃國書后來坦承此事,除向外界及當事人表達愧疚之意外,也宣布退出民進黨,并表示未來將不會再參加公職選舉。
民間團體今日在聲明中指出,“線民”風波延燒,無論如何都已對政治人物造成質疑,并讓外界不解,當今政壇到底還有多少“特務”、“線民”與共犯結構?
民團聲明表示,這些政治檔案、“線民”身分公開與否,恐造成“獵巫”現(xiàn)象問題被再度浮上臺面。更糟糕的是,政治檔案無法公開閱覽及遮掩“加害者”姓名,讓政壇頓時陷入一片風聲鶴唳。
民團對此主張,在“轉型正義”延伸性工程還未定的情況下,各政黨應做出表率、自律,各黨在提名公職人員選舉時,登記黨內初選者,應先提出“自清聲明”,而經提名者,應簽署同意書,讓外界審閱期政治檔案。若不愿自清,或自清聲明不實者,得撤銷黨內初選參加資格、開除黨籍。(來源:海峽導報新媒體 林靜嫻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