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9月23日訊:據(jù)臺灣《中時新聞網(wǎng)》報道,陳時中說“去年9月BNT才進入三期,一次要買3000萬劑,誰敢買?”這席話若為真,那么“疾管署”何以敢在今年5月,與當時二期解盲仍是未知數(shù)的高端簽下1000萬劑合約?這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拿民眾當白老鼠;還是背后真有圖利高端的嫌疑?陳時中似乎把不能說的秘密給說溜嘴了。
陳時中昨在“立法院”的談話,用一句話形容就叫“妄自尊大”。例如,外界質(zhì)疑他“3+11”說法反復,他說“我不能講錯一句話嗎?”在野抨擊他不承認“3+11”是破口,他說“不然你提出證據(jù)”。至于為何第2劑覆蓋率名列全球放牛班,他說“第2劑打得少,但我疫情控制得好”。要比狂,當今政壇無出其右。
或許就是這份驕矜自大,讓陳時中說話愈來愈直接,連“去年9月BNT才進入三期,一次要買3000萬劑,誰敢買?”都脫口而出。倘若當時陳時中真是顧慮BNT風險拒絕購買,而非礙于某“立委”介入采購而做罷;但依相同標準,為何“疾管署”在高端二期解盲前,就與高端、聯(lián)亞簽訂連同開口合約各1000萬劑的契約?
依陳時中對BNT的風險評估標準,如果全球最大制藥廠輝瑞都無法取信他,那么高端、聯(lián)亞又是如何讓陳時中點頭的呢?他難道不該拿同樣標準告訴對方“你沒過三期,一次要買1000萬劑,誰敢買?”
BNT不行,臺產(chǎn)疫苗卻可以?陳時中昨這席話暴露出的,不只有雙標問題,而是有更嚴重的圖利之嫌。關于這點,恐怕不能只用“我不能講錯一句話嗎”就想打發(fā)人民的質(zhì)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