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jù)“”中時新聞網(wǎng)”報道 臺灣疫苗有限,然而卻傳出各種“特權(quán)施打”亂象,尤其所謂“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官員”定義不清,連臺當局行政機構(gòu)顧問丁怡銘都已經(jīng)施打完畢,引發(fā)外界質(zhì)疑。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認為第二類的名單及施打次數(shù),應(yīng)該對全臺全名公布。
陳文茜指出,之前新北市的“‘中央’及地方防疫人員”早已被泄漏部分名單,包括了“金管會”,臺北市則包括蔡英文辦公室,“這些都是其他民主地區(qū)沒有的現(xiàn)象”。疾管家在Line上解釋,第二類不是只有行政當局,還有警察、海關(guān)等第一線高風險人員;然而實際上在6月9日之前,第二類只有“‘中央’及地方防疫人員”。第三類才是高風險第一線接觸人員,包括警察及救護車人員等。
陳文茜說,疾管家將第二類詳列加入很多高風險人員,卻未公布各別人數(shù)。第二類在過去施打人數(shù),皆為9-12萬。這次加入很多早該列入之人。但他們在9-12萬人中,占多少?尤其非高風險的行政機關(guān)及蔡英文辦公室“重要官員”特權(quán)人士有多少?混在其間,不只不能服眾,而且把自己和救護車防護人員的風險并提,“全球首見”。
陳文茜認為,第二類的名單及施打次數(shù),應(yīng)該對全臺全名公布,因為他們是排在高風險、所有長者、養(yǎng)老院、重大疾病患者的前面。他們沒有隱私權(quán),如果光明磊落,公布自可服眾。
陳文茜表示,應(yīng)讓臺灣民眾更了解為什么我們的防疫中心獨樹一格?把他們的生命權(quán)看的比所有人重要的因素?或者他們目前正因不可抗力因素,命在旦夕?
陳文茜批評,蔡英文辦公室是此次晚買、少訂國際疫苗,及一路護航特定生技公司的決策單位。“但為什么他們的生命權(quán)比其他老人,重傷病患者重要?蔡英文不能道德勸說自己身邊的人,施打抗體反應(yīng)高于AZ的高端疫苗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