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公布去年在臺北市設籍人口260.2萬人,較上年度減少4.3萬人,尤其20到39歲青壯人口流失2.8萬余人,議員王鴻薇痛批,臺北市成為六“都”人口流失最高,也宣告柯文哲當年針對青年政策的成績單失敗,讓臺北市青年成為“臺灣脫北者”。
社宅跳票 托育未獲青睞
王鴻薇表示,柯文哲曾提出柯P新政,包括要興建5萬戶公共住宅,解決年輕人居住問題,以及托育政策與補助,去年8月也喊擴大私幼托育補助“13660政策”,但如今不僅社宅政策跳票,幼托補助也不被買單,從戶政數據看出年輕人對臺北的失望,更加不愿落戶于此。
王鴻薇認為,近3年北市人口各年齡層中,唯獨老年人口上升,若青壯人口持續(xù)外移、生育率下降,未來撫養(yǎng)比將更加失衡,加劇社會壓力,逼使更多青年逃離,若市府再未重視此警訊,積極因應,未來恐臺灣恐出現大量“脫北潮”。
市府發(fā)言人陳智菡表示,讓年輕人敢結婚生子不只是城市治理目標,更要靠大戰(zhàn)略,在臺灣年輕人收入停滯、產業(yè)轉型力道弱、房價居高不下的大環(huán)境壓力下,市府仍努力招商、廣設青創(chuàng)基地,致力于創(chuàng)造青年就業(yè)機會、并提高收入。
陳智菡強調,目前臺北市社宅施工案量全臺最多,更大力推動托嬰托幼托老照顧服務。
她表示,未來兩年,托嬰機構會從現在的75處增加到114處,公共化幼兒園比例從現在58%達到70%,非營利幼兒園繼續(xù)要維持全臺第一,也會加強長照機構的質量,讓年輕人安心工作,在這座城市能夠看到未來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