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到來,距離2022縣市長選舉又近了,藍綠各有盤算,國民黨想力拼北臺灣連線,除了雙北,也冀望在基隆桃園新竹有所斬獲;民進黨則是想奪回彰化云林嘉義失土,最好還能收復臺中。但目前第三勢力逐漸抬頭,加上“執(zhí)政包袱”,專家預測,綠營會是逆風作戰(zhàn)。

根據(jù)“臺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民進黨和國民黨的支持度,相較此前一個月都下滑,而民眾黨、“時代力量”、“臺灣基進”則是增加,民眾黨更是提升超過5個百分點,民意似乎往第三勢力挪移,但第三勢力真能發(fā)揮影響力,甚至沖擊2022的選情嗎?
對此,臺灣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表示:“藍綠兩黨兩個加起來,大概頂多是差不多60%而已,但是這一塊里面你要把它當作藍綠、想要超越藍綠,或所謂的‘中間選民’,或白色的,或者是沒有政黨認同,很難說,但缺乏一個整合的力量。”
就算小黨磨刀霍霍,眼下看來,2022還是藍綠的主戰(zhàn)場。

2022臺灣縣市長選舉,可以說是2024“大選”的前哨戰(zhàn),因此這場百里侯之爭,藍綠是各有盤算,對于國民黨來說,除了要守住雙北,也希望把北臺灣像是基隆桃園新竹拿下來;至于民進黨的部分,則是希望將中南部優(yōu)勢再擴大,像是嘉義市、云林縣、臺中等等,重新奪回來,只不過時間還有近兩年,變數(shù)也不少。
從年初“大選”一路挨打的國民黨,近幾個月因萊豬轉守為攻,加上臺北市長民調蔣萬安一路領先,讓藍營吃下定心丸,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出席活動甚至斷言,選情一定很好;而民進黨2018年,“九合一”選舉失利,執(zhí)政縣市數(shù)量腰斬,如今要面對的多是“挑戰(zhàn)現(xiàn)任者”局面,加上“執(zhí)政黨包袱”,就算有人氣王陳時中這步“活棋”,也不宜提前表態(tài),白白消耗政治能量。
2022,又是藍綠對決?還是藍綠白競合廝殺?且看新的一年,各黨如何調兵遣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