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拜登與特朗普
美國總統(tǒng)大選3日開啟投票,截至目前仍在膠著對決。臺灣各界也是相當緊張,高度關注美國大選結果。根據島內一份最新網絡民調顯示,有4成網友表示非常關心此次美國大選,此外,有超過5成網友選擇透過網絡媒介,獲取美國大選開票的第一手信息。對于臺灣民眾關注美國大選的熱情超乎尋常,“宅神”朱學恒日前也在臉書上嘲諷臺灣川粉的“阿Q式言論”,并期待這些“臺灣川粉”會怎么崩潰。

網絡民調顯示,有4成網友表示非常關心美國大選。(翻攝自YAHOO)
“臺灣賠了夫人又折兵”
美國總統(tǒng)大選開票尚未結束,不過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占上風,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今(5)日在臉書以“瘦肉精白吃了”為題發(fā)文說,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若沒有連任,臺灣人吃了瘦肉精,又得罪了拜登,賠了夫人又折兵。
蔡正元說,美國瘦肉精豬肉產業(yè)煉的上中下游,從牧場到出口商,都是美國農業(yè)州的選票,就是瘦肉精州的選票,也是特朗普要爭取的選票。
他說,臺灣有綠營大官為了幫特朗普助選,拉攏瘦肉精豬肉州的選票,硬要在美國大選前,蠻橫的要臺灣民眾吃瘦肉精,連小學生營養(yǎng)午餐都要吃瘦肉精。
蔡正元指出,現在特朗普連任選情岌岌可危,若沒有連任,臺灣民眾吃了瘦肉精,又得罪了拜登,賠了夫人又折兵。
“若拜登殺進白宮 世界將有大變化”
臺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上指出,美國總統(tǒng)大選像是一場扣人心弦的球賽,不到最后沒有人知道最后結局將是如何。
謝金河指出,這場大選成了一場扣人心弦的大戰(zhàn),許多人這輩子恐怕從來沒有像這兩天一樣這么仔細地盯著美國地圖,而目前的情勢,若按照拜登陣營計算的選舉人票,拜登距離正式踏入白宮僅差一小步,但依特朗普的個性,未來美國在這場大選中的爭議恐怕絕不會這么順利地落幕,未來大家所擔心的,美國將陷入混亂、分裂與紛爭,恐怕即將要上演。
謝金河表示,拜登沒有在選舉中大勝,主流媒體民調一面倒全部失準,只能說世事如棋,未來若拜登殺進白宮,世界恐將有重大變化,臺灣也將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面對這個多變的世界,我們只能屏息以待。
“危險才剛剛開始”
曾任臺“駐美代表”與外事部門負責人的胡志強4日指出,現在才是危險的開始。他解釋,在美國投票日之前,大陸極盡克制,不愿在臺海制造事端,盡管美軍在10月下旬一度證實電偵機飛越臺灣北部上空,北京亦能克制、悄無動靜。但大選結束后,特朗普若再踩紅線,北京未必能容忍,這是危險所在。
胡志強指出,特朗普打“反中”牌,與民進黨意識形態(tài)相符,拉抬蔡英文年初選情,年底則拉抬自己選情,并激化兩岸對立氣氛,一旦兩岸有事,特朗普絕對不會派軍隊來,美國只會把臺灣變成“刺猬”。
所謂“刺猬”,胡志強說,每賣一項武器,就是為你加一根刺,特朗普政府宣布對臺軍售,但只會賣給臺灣又貴、又快過期、很難維修的武器,“一旦有危險,自己做防衛(wèi)”。

大陸軍機遠海長訓(圖/中時電子報)
臺灣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蒙志成接受香港中評社專訪時表示,現在美國大選因雙方票數差距頗近,以及郵寄選票爭議的延燒,最終可能導致美國內部激化沖突。因在美國總統(tǒng)選舉日之后至2021年1月新任美國總統(tǒng)宣誓就職之前,可能是臺海出現軍事沖突的危機時刻。
“陸美臺三方關系不會超出這兩條紅線”
前臺“駐美代表”、外事部門負責人程建人認為,無論誰當選,陸美對抗以及臺美關系改善的趨勢短期內不會改變,陸美關系與臺美關系不會超出“中美三公報”以及“臺灣關系法”的兩條紅線。
程建人認為,大陸被視為美國長期威脅與挑戰(zhàn),在特朗普的第二屆任期會檢討過去4年對中政策并做出微調,至于臺美關系過去一段時間有顯著改善,這種趨勢應該會持續(xù)。中美的對立關系現在不是特朗普一個人的問題,包含兩黨、國會、媒體、智庫、一般老百姓都會有這想法,未來4年美國對中政策可能會緩慢調整。
原標題:特朗普連任無望 臺灣輿論炸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