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主計總處”5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CPI),較去年同月相比下跌0.24%,已經(jīng)連續(xù)9個月同比負增長。但扣除蔬果、能源后的核心CPI,則同比增長0.53%。
綜合中央社、ETToday新聞云等臺媒報道,“主計總處”官員指出,今年前10月CPI平均年減0.3%。CPI“連9跌”主要原因是油料費、燃氣及水果價格下跌,加上旅館住宿費及通訊費下跌所致。由于臺灣內(nèi)需動能穩(wěn)定,因此判斷目前暫無通縮疑慮。
統(tǒng)計還顯示,10月臺灣CPI較上月漲0.36%,主要因秋冬新裝上市,加上機票價格上揚,但電價結束調(diào)降,抵銷部分漲幅。
臺“主計總處”官員分析稱,機票價格上漲主要因疫情導致邊境尚未解封,觀光旅游人數(shù)下降,有需求的民眾就須購買相對較貴的機票。
5日,臺灣新增1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自捷克返臺的20多歲女性。截至目前,臺灣累計確診病例569例,其中7人死亡。(來源:中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