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5日,高雄市將補選出新市長,若無突發(fā)天大的變量,在大眾心里,勝負早定,就是民進黨的陳其邁贏。
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團隊13位前局處長昨天出席“清廉團隊挺眉蓁”記者會,高雄市前副市長陳雄文說,韓國瑜在高雄短短執(zhí)政一年半,能贏得“清廉團隊”的名聲,是因所有政務官無人涉入貪腐案,從臺當局到縣市,“能有這樣的紀錄真是少之又少!”
正在術后休養(yǎng)中的高雄市前副市長李四川未出席,但也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表示,高雄市政府必須要有清廉無私、強而有力的領導團隊,才能為市民謀福利,而不是讓“連城市基礎建設都做不好的政黨”再次回歸高雄、耽誤高雄的發(fā)展。

國民黨籍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表示,高雄市民很單純,不知道在罷韓投票中,包括李四川、葉匡時、陳雄文及專業(yè)市政團隊都被民進黨給“做下去”,這兩個月來高雄市政府的螺絲松了,市民感受很深,她會打拼到最后,延續(xù)清廉專業(yè)團隊。


民進黨籍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陳其邁面對“清廉”二字的應激反應是酸李眉蓁,稱其“找被罷免的團隊回來”幫忙,沒想到一轉眼,就被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打臉他是敗選團隊成員,應是擔心重演2018被逆轉。

說起來,高雄市長補選選戰(zhàn)也打了近兩個月,三位參選人實力懸殊,如果各自都拿出絕活表達自己的施政觀點,還會是一場好看的選戰(zhàn),而不是目前這種,臨近投票日,還沒有什么關注度。
陳其邁被網友形容為“苦戀”高雄,他號稱為當高雄市長已準備了十幾年,他不是理應有說不完的市政規(guī)劃說明會嗎?為啥卻每每逞口舌之快,刻薄地猛批狠酸李眉蓁以及臺灣民眾黨候選人吳益政?
陳其邁批李眉蓁請“罷免團隊”助陣的時候,絲毫沒想到,他本人就曾是這個團隊的手下敗將;批吳益政的時候,宣稱“我從來沒有在公開的場合批評過任何人,包括吳益政涉及詐領助理費的事情。”這樣的話術,除了顯示他器量狹窄,無從政者的高度之外,感覺智商也是欠費的樣子。
莫非,他以為高雄市民能喜歡這樣一個會抖包袱的市長?

或許正如前文李眉蓁所述,高雄市民很單純,不知道在罷韓投票中,前高雄市政團隊都被民進黨給“做下去”了;但陳其邁知道,自己一定會被穩(wěn)穩(wěn)地“做上來”。

今天,《中國時報》發(fā)表文章指出,臺灣過去自發(fā)性的罷免活動都沒有成功的例子,為什么?因為組織、動員、集會、宣傳等都需要花錢,一般人要上班養(yǎng)家,過段時間就沒精神了,場面迅速冷淡,最后無疾而終,但罷韓活動卻非如此。
長達一年多的時間,維持固定編制,印傳單、做旗幟、做廣告牌、召開集會,越做越大,要什么就有什么。主事團隊不需要干活糊口?這么龐大的經費從何而來?不少高雄市民對韓市長不高興是事實,但要把“不高興”升高到“仇恨”,則需要密集強大的仇恨宣傳,包括無止盡的網絡抹黑和耳語傳播,這些都要動用資源人力。所以,罷韓并非一般自發(fā)性的罷免,而是“執(zhí)政”集團動用無限人力和資源的政治毀滅行動,最后甚至由臺選務機關主管出面打包票,事成后民進黨當局還美其名為“民主的深化”。韓市長是被以民主為名的獨裁手段“做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