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圖源:“中時電子報”)
海外網(wǎng)8月9日電 臺灣民進黨當局近年來遭遇“斷交潮”,不甘心的臺當局與位于東非的索馬里蘭合作,上演了一出互設所謂“代表處”的鬧劇,但索馬里蘭的獨立國家地位一直未獲國際承認,雙方此舉被島內(nèi)外多方批評。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9日又炒作索馬里蘭“代表”抵臺一事,被網(wǎng)友嘲諷,“自嗨”。
臺灣當局近年遭遇“雪崩式斷交潮”,目前僅剩的所謂“邦交國”只有15個。民進黨當局不時“搞事”,臺外事部門7月1日稱,臺灣與索馬里蘭2月議定互設具官方性質(zhì)的“代表處”,名稱分別為“臺灣代表處”及”索馬里蘭代表處”。有“綠委”宣稱這是民進黨當局的一項“外交突破”。
諷刺的是,這個索馬里蘭其實并非是一個國家,其“國家身份”在國際上并不被其他國家以及聯(lián)合國所承認,索馬里政府堅持認為索馬里蘭是該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面對這樣的尷尬現(xiàn)實,索馬里蘭與民進黨當局不僅沒有收斂,還繼續(xù)“報團取暖”“刷存在感”,持續(xù)進行炒作。
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索馬里蘭派出的所謂“駐臺代表”穆姆德聲稱,他已于7日晚間抵臺。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9日則在社交媒體上“熱烈歡迎”穆姆德,揚言“友誼是非賣品”。
不過,這則新聞下,評論“翻車”了,臺灣網(wǎng)友對民進黨當局的炒作并不買賬。有臺網(wǎng)友諷刺稱,“自己爽自己嗨,真是醉了”、“創(chuàng)下世界紀錄了,花真錢買了一個沒人承認的假國家”、“要不要說說給了多少‘建設經(jīng)費’?”、“國際沒有一個國家承認,臺灣卻待為上賓,真是把人民的血汗錢當糞土嗎?”

此前,“中時電子報”曾發(fā)表評論稱,臺灣急著向索馬里蘭表態(tài)承認,是“病急亂投醫(yī)”,主因是蔡英文執(zhí)政下臺灣面臨“7斷交”的窘境,因此試圖以阿Q手法糊弄多數(shù)不了解國際現(xiàn)實的臺灣民眾。然而后遺癥卻也顯而易見,未來勢必在國際社會中更加孤立與邊緣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臺美關(guān)系室主任汪曙申曾對海外網(wǎng)表示,臺灣的做法是蔡英文當局“臺獨外交”的一種表現(xiàn),用索馬里蘭來展現(xiàn)民進黨拓展國際空間的能力。效果上看只是個案,索馬里蘭也不被國際承認,無法幫助臺當局在國際上參與國際組織。蔡執(zhí)政后“邦交國”只剩下15個,非洲就只有一個,逐漸減少的趨勢不會改變。
而對于民進黨當局的類似舉動,國臺辦此前就多次表示,這只會充分暴露其借各種場合、以各種名義在國際上謀“獨”的政治本性,奉勸民進黨當局放棄“臺獨”分裂圖謀,停止在國際上搞所謂“外交”突破。我們也敦促有關(guān)國家或地區(qū)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不為民進黨當局在國際上謀“獨”提供任何舞臺和便利。(海外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