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近來論文歪風頻傳,抄襲爭議不只涉及政界,大專校院等學界更時常爆發(fā)論文亂象,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系主任詹昭能認為,他認同前“教育部”長曾志朗的說法,這起現(xiàn)象已成為系統(tǒng)性問題,“教育部”面對此事,不只沒有正視,只會懲處,“拿棍子打壓系所”,更未深究背后盤根錯節(jié)的原因,而頻傳無法止息。
   據(jù)報道,對于政界的論文爭議,詹昭能說,政治圈人士需要學歷,又沒有時間念書,因此選擇就讀在職專班,“大家都很清楚,不是到那邊做學問的”,雖然學費比一般生貴,但是對業(yè)界人士來說,累積人脈才是首要考量,學費都是可以負擔的。
  至于廣設在職專班,詹昭能提到,就學校端來說,即便是公立學校,也被要求提高校務基金,這部則是各校自籌經(jīng)費,“收入因此成為很重要的事情”,在職專班則是很好的財務來源,因此各校大量開設,乃是出自于利益考量,但卻連帶造成學術質量松動。
  最近因為論文風波,引起諸多對于在職專班的批評,詹昭能卻認為,問題不只出在碩專班,前段時間傳出科大寫出不少不象是論文的題目,“教育部”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但這個現(xiàn)象代表的是,一般學生的碩士論文質量也漸漸下滑,背后原因在于碩博士班常常招不滿,連臺大都有這個現(xiàn)象,年輕人不愿意念研究所,碩博士班岌岌可危,系所有招生壓力,因此窮極一切招生,對于研究所來說,受少子化沖擊,招生質量也不如過往,“大部分都是搖頭的居多”。
  詹昭能說,然而“教育部”面對這些問題的方式,只會懲處,都沒有深究背后因果,也沒有做到鼓勵年輕人讀研究所;此外,包含“教育部”、“科技部”與“中研院”等島內各大學研單位,都不斷強調學術倫理,而在臺大爆出郭明良教授學倫案之后,,“科技部”要求大學教師都得接受6小時學術倫理課程,如果不參加,甚至會影響到系所評鑒,殊不知學術倫理的重點所在是品德教育,這方面卻被遺忘,
  詹昭能并提到,現(xiàn)在在大專校院任教或從事研究工作的30到40歲青壯派,沒有接受良好的品德教育熏陶,對于作弊不以為意,而在其之上的學閥代表,眼中只有利益,只要論文爭議一爆發(fā),就讓年輕教師或研究人員承擔,導致社會風氣敗壞,已成為盤根錯節(jié)的系統(tǒng)性問題。
【環(huán)球時報-環(huán)球網(wǎng)報道 記者郭媛丹】據(jù)路透社報道,埃斯珀21日說,他希望在今年結束之前,以防長的身份首次訪問中國,以便雙方在有共同利益的方面加強合作,建立危機溝通所需機制,并強化美國“希望在國際體系中公開競爭”的意愿。 美國國防部18日說,埃斯珀通過電話告訴國防部新聞官員,“我們正處于大國競爭時代。這意味著我們的首要戰(zhàn)略競爭對手是中國,然后是俄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