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上任后,打出改革旗幟,透過改革委員會提出組織、財務、兩岸和青年四大面向的初步報告,但也因此引來黨內反彈。隨后江啟臣啟動全臺基層座談,和各地黨代表溝通,目的是在九月黨代會前,透過解釋或是改革報告微調的方式,消除黨內雜音,以利在黨代會上能順利通過改革報告。否則如果改革報告在黨代會被卡關,主席威信將完全掃地,江也別提想要連任一事。
江啟臣的氣勢一弱,目前還在沉潛的前主席朱立倫,就有機會趁虛而入,側面增加了朱明年五月參選主席的勝算。因為朱今年三月未參與主席補選,明年五月參與主席改選的正當性,就輸江一大截,現在唯有證明江無法領導國民黨往更好的方向走,朱才有機會出來競爭。
江啟臣領導下的國民黨改革委員會提出的兩岸新論述建議案指“九二共識”是歷史,不但引發(fā)前主席連戰(zhàn)、馬英九等大佬不滿,而且被外界質疑是拋棄“九二共識”。也有人質疑,國民黨逐漸放棄“一中”的理念。這也讓江的威信大打折扣。
甚至國民黨內有些地方的民代為了2022的選舉,開始押寶選邊。不過,真的要說完全分出江和朱的人馬,還為時尚早,更多人是選擇觀望的態(tài)度,一方面看江能否穩(wěn)住陣腳,一方面看朱的氣勢能否提升。
因此,江啟臣如果想要連任,就必須盡快解決現在的領導危機,以最快的時間證明自己足夠撐起國民黨,否則未來江的競爭對手只會越來越多。除了朱立倫外,還有暫時淡出政壇的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未來江、朱、韓三人的競合關系怎么發(fā)展,將牽動著國民黨的未來。
對此,中國國民黨籍前“國大代表”徐鴻進表示,韓國瑜代表國民黨參選2020改變了國民黨的體質,如今大選慘敗,戰(zhàn)場上必然留下很多殘垣斷壁,想從瓦礫廢墟重建起來,總要花時間“清理戰(zhàn)場”。無奈之前受到疫情影響,很多藍營重整工程,該做而沒有做,導致基層不斷懷疑黨的領導人。至于韓國瑜與朱立倫,他不建議選黨主席。
徐鴻進還說,國民黨重整,跟公司重整概念一樣,當這家公司經營出狀況,沒有資金也沒有人才,甚至被人看不起,領導的人就要想辦法去重整,必須表現出視野與格局。當然很多人認為,公司經營不好,馬上換總經理,不好再換人,但是不能“越換越糟糕”,江如果有信心且想拼連任,就有機會。
不過,也有國民黨內人士表達了不同的看法。蘆洲李宅古跡維護文教基金會、李友邦將軍紀念館董事長李力群就直接表示,不看好江啟臣。
他認為,如果國民黨想東山再起,黨內必須有一個團體,這個團體的人必須都是“韓國瑜們”,就是像韓國瑜一樣有膽量,懂得用庶民政策來貼近民心,用庶民的語言訴諸“九二共識”,粉碎民進黨“顧主權”的謊言與“扣紅帽”,全力抨擊民進黨當局的酬庸、貪腐,才能把整個國民黨的氣勢帶上來。
挺韓五虎將之一、高雄市鳥松區(qū)前鳥松里里長陳清茂7日指出:自去年底迄今,為力挺謝龍介或韓國瑜參選黨魁而入黨或恢復黨籍,但不符4個月黨齡限制的黨員保守估計有15、16萬。明年誰要選黨主席,關鍵還是在韓身上。
今年3月7日國民黨主席補選時,全體國民黨員共有87萬多人,選舉人數34萬5971,投票數12萬4019,江啟臣以8萬4806票領先郝龍斌的3萬8483票當選。因此,挺韓的15萬庶民黨員對明年主席選舉具關鍵性影響。
但在罷韓前夕,藍營內曾有1份民調顯示,韓不只在中間選民的支持度下滑,連在黨內的支持度也出現崩盤。另一方面,先前為挺韓選黨主席而入黨的韓粉,在今年3月韓未角逐黨魁后,也有部分人申請退黨,種種情勢看來,對韓角逐明年黨魁并不利。因此。如果韓有意凝聚支持者重出江湖,與握有黨權主場的江結盟,未嘗不是最佳選擇。
韓國瑜雖然暫別政治舞臺,但韓遭解職后不采法律戰(zhàn)讓江啟臣松了口氣,挺江人士建議可“聯(lián)韓制朱”。在不利于韓、江的情勢下,知情人士透露,朱立倫問鼎明年黨魁已無懸念,最佳的出場時機也已到來,眼下唯一變數只剩韓的未來動向。但對朱而言,這局已是他的最終之戰(zhàn),無論如何都會把握機會,放手一搏。因此,此時韓、江二人的互動密切,代表了韓可能挺江連任或自己角逐下屆黨主席嗎?
在這樣的重重壓力之下,韓國瑜還會繼續(xù)低調下去嗎?不管是韓江結盟,對抗勢力最強的朱立倫,又或是韓國瑜想要重振旗鼓,曾經有著15萬庶民韓粉的韓國瑜,已經身在這場無形的選戰(zhàn)之中,藍營也開始上演了韓江朱“三國演義”戲碼。只是,最后誰論英雄,還真的不好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