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媒體報道,曾經(jīng)兩度代表國民黨參選基隆市長,有40年黨齡的臺移民部門前主管謝立功5月31日主動宣布退出國民黨,轉而投入臺灣民眾黨并接下該黨秘書長一職,引發(fā)國民黨內震撼。
對謝立功出走一事,國民黨的新聞稿是這么寫的:
謝立功本人則表示,他離開國民黨是因為和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理念相同,并稱“有些事不做就來不及了”。
至于他為何接下臺灣民眾黨秘書長的工作,謝立功也直言,“政黨秘書長本來就一定是和選舉有關,自己(在有需要的時候)沒排除選或不選。”
對謝立功此番“棄藍投白”,臺灣《聯(lián)合報》這樣評價:
以政治分量來看,謝立功跳槽,對國民黨筋骨不傷;但這個事件背后傳達的意涵,卻不容國民黨小覷。
香港中評社則直言:
謝立功與藍軍割袍加入臺灣民眾黨,更點出國民黨的弱勢,就是沒有定于一尊的“領頭羊”帶著國民黨沖出谷底。
為什么這么說呢?
謝立功在國民黨內黨齡資深,并曾經(jīng)兩度參選基隆市長,雖遭遇失利,但不失為經(jīng)驗豐富的一員選將。此番他直接被臺灣民眾黨“挖角”,顯示臺灣民眾黨已經(jīng)瞄準基隆,開始進行2022的“九合一”選舉布局,但國民黨對此似乎仍毫無頭緒。
臺灣民眾黨之所以會鎖定基隆,原因顯而易見:第一,基隆靠近柯文哲的根據(jù)地臺北市,第二,民進黨籍的基隆市長林右昌已經(jīng)兩任屆滿,也就是說,2022“九合一”選舉對各黨而言,都等于是歸零重來。在國民黨積弱不振的情況下,臺灣民眾黨并非沒有一戰(zhàn)的空間。
此外,謝立功的“跳槽”也給國民黨帶來另一個隱憂:那就是會否引發(fā)骨牌效應?
有媒體指出,謝立功“跳槽”后會否引發(fā)“藍營集體跳船”,仍將取決于國民黨自身的表現(xiàn)。換句話說,現(xiàn)任黨主席江啟臣目前沒有幫助國民黨真正“穩(wěn)住陣腳,脫離谷底”——之前就有綠營民調指出,國民黨的支持度僅剩9.2%,還被支持度11.5%的臺灣民眾黨給追上,顯見國民黨仍未離開2020大選的低谷,在號召群眾、提出有力論述、提高媒體關注度等方面都亟待加強。
其二,在韓國瑜面臨“罷免”的危機下,不少藍營執(zhí)政縣市長因擔憂引火燒身未抱團支持,讓國民黨團結成色失色。國民黨若持續(xù)內耗,明年又沒選出一位“能真正提出改革訴求,讓國民黨扮演好‘在野黨’角色、讓多數(shù)黨員能看到未來”的黨主席,恐將導致更多、更有分量的的“謝立功們”出走,屆時,選戰(zhàn)布局還算小事,國民黨恐將面臨進一步沉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