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桃園機場航空公司受新冠肺炎影響,航班運量減少,影響營收獲利,今年第一季的噪音防制費與回饋金都較去年同期少約5千4百多萬元(新臺幣,下同)。而補助變少是未來不可擋的趨勢,近期雖還不會直接影響,但預計最快到111年,當?shù)刈魧懈小?/p>
桃機目前出入境旅客人次減少許多,疫情期間航班平均約200余班,旅客1000余人,相比正常期間航班600~700班、人次可達13萬人潮,航空公司營收受到嚴重沖擊。而依照“國際機場園區(qū)發(fā)展條例”,針對航空公司所起降的飛機均會依法征收航噪基金,作為給機場附近住戶的相關(guān)補償費用,如今受疫情影響,補助分配比例勢必減少。
根據(jù)桃園市政府環(huán)保局統(tǒng)計,今年第一季收到的噪音防制費為1億994萬元、回饋金則為1億638萬元;相比去年同期1億4416萬元噪音防制費與1億2649萬元的回饋金,足足就少了5433萬。
不過,雖然疫情影響到補助款,但因今年的回饋金與噪音防制費早在前一年度皆已編列好預算,今、明二年尚還不用擔心,最快要到111年補助款才會減少,以達到航空公司收支平衡。
航噪基金包括有二年一期的噪音防制費,依噪音影響程度共分五級,原則上第1級為1萬、第2級2萬、第3級3萬、第4級4萬,及第5級6萬;回饋金則是給各地區(qū)公所依照各區(qū)受噪音影響程度分配。
環(huán)保局噪音管制科科長黃伯弘指出,雖然今年第一季顯示航噪基金縮水,但未來不確定航班班次與疫情情況,不能肯定111年度補助款一定會短少,需等未來辦理補助業(yè)務(wù)時才能確認;屆時市府單位也會再評估是否以剩余基金調(diào)度,或是補助款直接縮水。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