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選舉最后一場政見會27日晚登場,“反滲透法”爭議成三位候選人交鋒重點。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批評該法是民進黨選舉伎倆,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則當場向蔡英文“自首”,稱過去代表蔡英文參加亞太經(jīng)合會已違反“反滲透法”,并反諷蔡英文是“教唆犯”。

最后一場政見會上,“反滲透法”成為三位候選人的攻防重點。韓國瑜質(zhì)疑,民進黨在投票前十四天強行通過“反滲透法”是什么意思?還在用危機意識催票嗎?他批評,未來媽祖、保生大帝等兩岸宗教交流都有可能被羅織入罪,這讓臺灣人情何以堪?
宋楚瑜表示,如果“反滲透法”訂定如此不嚴謹,百萬在大陸經(jīng)商、求學等鄉(xiāng)親與宗教團體,都將變成“嫌疑犯”,他過去曾代表蔡英文參加亞太經(jīng)合會,恐已“犯法”,除了“自首”,蔡英文恐怕也是“教唆犯”。
蔡英文則強力替“反滲透法”辯護,聲稱不會讓一般民眾因兩岸正常交流受到影響,希望可以盡快審查,因為如果本會期沒有過,換屆不續(xù)審,要再拖半年。
民進黨團提出的所謂“反滲透法”草案,明定任何人不得接受滲透來源的指示、委托或資助,捐贈政治獻金或影響選舉、罷免及公投行為,違者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等。
根據(jù)該法,所謂的“滲透來源”,涵蓋所有大陸機構組織、媒體、學術單位等。而未來與這些所謂“滲透來源”打交道的臺灣民眾、臺商、臺生、民間團體,以及大陸赴臺人士和游客,都可能被冠上所謂“涉嫌滲透或被滲透”的“罪名”。兩岸的任何互動,都有可能被視作“指使”“委托”或“資助”等“違法行為”。
盡管外界反對倉促立法,但民進黨拒絕踩煞車,并醞釀在31號臺立法機構一開議,就要三讀通過該草案。國民黨團質(zhì)疑民進黨急著在選前強行通過定義不清的法案,根本是選舉操作,憂心沖擊在大陸的臺商、學生等人士。
臺立法機構27日召集朝野黨團協(xié)商“反滲透法草案”,藍綠黨團分別提出修正動議,但因無共識,條文都遭保留,30日再繼續(xù)協(xié)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