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柯文哲曾形容臺立法機構前負責人王金平是狐貍,暗指王金平老謀深算。但觀察柯文哲言行,特別是在鴻海創(chuàng)辦人郭臺銘可能獨立參選態(tài)度越發(fā)明朗后,柯文哲也越發(fā)顯現他才更像一只老狐貍的特點。
郭臺銘昨天(8月30日)從中東返臺,其幕僚蔡沁瑜受訪表示,若郭臺銘參選2020,會以“獨立參選人”方式,而不是外傳的接受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那張2020“門票”。
4月
國民黨有求于他?
今年4月,國民黨曾開“巧門”迎來郭臺銘參加黨內初選,不知郭臺銘心里是否覺得這是因為國民黨有求于他?但事后,國民黨又未能全然聽從這位“首富”加“恩人”的意見,讓郭臺銘迄今從未斷過“證明自己”的念頭和想法。
對一向以投資眼光快、狠、準著稱的郭董來說,想必他愿意參加國民黨內初選也是經過精細的算計吧?
所以,郭臺銘如果真的脫離國民黨而“獨立參選”,也不過是以僅5個月的“榮譽黨員”黨齡,回到他原本的“臺灣首富”之尊。同時,從郭臺銘參加國民黨內初選過程的表現來看,他也的確擁有兵強馬壯和糧草不缺的獨立參選實力,又何須“寄人籬下”頂著“他黨”的招牌參選?
根據臺“中選會”規(guī)定,有意參加2020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者,須在9月13日至17日申請聯署。
郭柯王自“823”合體同臺后,傳出三人結盟將推郭臺銘出馬參選2020,負責選戰(zhàn)“糧草”與政策論述,王金平專攻組織“陸軍”,柯文哲主打議題“空戰(zhàn)”。但現在顯見三人結盟依然處于曖昧狀態(tài),并無進展。
在此狀況下,精于算計的柯文哲終于掀了自己底牌。他在昨天接受專訪時表示,9月17日聯署登記截止時,如果郭臺銘沒有去登記,“剩下我去跟老宋商量,看他要不要提名我”。
柯文哲深知自己勝選2020機會不高,除每日換話題保持聲量外,也不忘“拱郭”,更數度表態(tài)“郭選柯不選”立場,目的無非是先裂解國民黨,積蓄自身能量待2024外,并可為自己的“民眾黨”搶進民代席次,一舉數得。郭柯合若真能成局,將郭拱上臺灣地區(qū)領導人之位,又有政黨力量在臺立法機構,可確保自己政壇影響力延續(xù)到2024,屆時他再宣布參選,條件更成熟,也會比2020更具優(yōu)勢。
說起來,柯文哲不是“尊郭”,郭臺銘不過是柯文哲心中最接近2020臺灣地區(qū)領導人標準的參選人,三方合作能否符合臺灣整體利益并不是重點;重點是郭柯合作若能換取柯文哲個人的最高利益,這段時間他愿等待,但若最后期限仍等不到,就轉而尋求另一條路——自己去爭取大位,這既是留后路,也給郭陣營施壓。
一向自詡智商過人的柯文哲,談笑間露出了自己的大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