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終于回來了,他的動向使本就在焦慮中的藍、綠、白焦慮指數飆高,心都快沖到腦門,因為他沒有如眾人所期待把話說清楚。
國民黨希望他不脫黨參選2020臺灣地區(qū)領導人,他還有超過10%的支持度,且正有人在自動幫他聯署,他的支持者中,青年、中間選民、經濟選民與高學歷群體,正是韓國瑜較弱的,如果他能守著國民黨陣線,他的支持者固然不會全數轉投韓國瑜,但韓國瑜一定會得利不少。
他不會投綠,應該是可以確定的。這民進黨當然也明白,于是采取雙路線戰(zhàn)術,希望削弱國民黨力量。
一、猛打韓國瑜,他爬樹也打,他說蔡英文有槍炮、自己只有一把小刀也打,蘇貞昌更表示要以“私藏刀械”“法辦”他,目的無非是宣揚韓無能,盼“國民黨換人”,出現“換柱”新版。
二、希望郭臺銘脫黨獨立參選,這其中有針中針,一方面郭分裂了國民黨,另方面是使柯文哲殷殷期待郭和他“配或合”成為泡影。
上述任何一種情況出現,蔡英文幾乎就穩(wěn)坐釣魚臺了。
郭臺銘于國民黨、于柯文哲都是一塊大肥肉。國民黨的心理如上述,柯文哲已有20%上下的穩(wěn)定支持度,這數字放在“三腳督”里是第3名,在柯文哲要選不選的迷糊賬里,他倒說了一句明白話,他說“在制造原子彈”,這“原子彈”無疑是指郭臺銘。只要郭臺銘入伙,他立即身價上揚,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兩人的支持度加起來足以使國、民兩黨膽戰(zhàn)心驚。
除了民進黨大力搞破壞外,藍與白雖都說因郭臺銘人在島外沒法聯系,這是假新聞,其實都在穿梭聯系。
柯文哲不是說過嗎,他問郭臺銘的話,郭一直沒回答。
國民黨方面,吳敦義的初選規(guī)則,郭臺銘認為“不公平”,郭正因此不愉快,吳和他就很難對話了,但黨中大佬和郭臺銘有交情的很多,這些人的期待和柯文哲的期待一定是反方向的,即大佬要郭留在黨內,柯則希望郭趕快離開。
郭臺銘出去十多天后,日前悄悄回來了。他想透了吧?盡管他一下飛機二話不說就坐車離去,但這幾天他一定成為媒體焦點,沉默不了多久的;何況以常理判斷,他既回來,就是來向社會做交代的。
若打算和柯“配或合”,條件空間很大,包括郭正柯副、柯組行政團隊,更因柯已透露要組“臺灣民眾黨”,則首任黨魁也是好安排。兩人“配或合”,必于他們的民代選情有利,估計有10席以上空間;柯這次不選,等2024再選,籌碼就豐厚多了。
郭臺銘如果脫黨參選,國民黨必依黨規(guī)開除他黨籍,因此他至少冒著兩大風險:
一、2020大選,國民黨和他若都敗了,國民黨部分,固然失敗責任吳敦義和韓國瑜都須擔當,但認為因郭參選而敗的人也一定不少,這個責任分擔會寫進歷史的。
二、他一直說“2020年要讓民進黨下臺”,若他、國民黨以及郭柯合作也失敗,使蔡英文一下子撿到很多“槍”致連任成功,那么郭該如何面對下架民進黨的那個意志承諾?
國民黨高層都說“郭臺銘不會脫黨”,這是自信還是希望?即使情況仍撲朔迷離,成功的可能還是很大。這分努力,韓國瑜具有關鍵的重要性。國民黨某民代公開呼吁韓“即使求爹爹拜奶奶也要說服郭臺銘”。韓說:“曾經發(fā)了E-mail給郭臺銘,請他回臺。”
這怎么夠?效法劉備“三顧茅廬”的歷史故事,還是登門看他吧!而且越快越好!畢竟,你一定要選,他則未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