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高雄市長韓國瑜上任后不停被拱選2020,網(wǎng)絡聲量甚至超越柯P,有人質疑拱韓聲浪似乎是在“造神”,臺灣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胡幼偉則表示剛好相反,拱韓,是把老韓看成一個工具,是看重他的“工具性價值”,而非“目的性價值”。
據(jù)報道,面對外界質疑為什么要拱韓?胡幼偉在臉書發(fā)文指出,拱韓不是造神;老韓有4大工具性價值,包括:終結綠色專制政治、終結白色小丑政治、終結藍色老派政治,以及發(fā)大財。在老韓之外,選其他政客當領導人,沒辦法同時達到這么多目的,這就是老韓為何在“大選”民調中能穩(wěn)居第一的原因。
胡幼偉分析,對許多民眾而言,2020選臺灣地區(qū)領導人,是要找一個人出來,處理掉一些問題,而不是去成就某個政客做領導人的理想。所以,愈是把領導人位子看得很重要,非弄到手不可的政客,人民愈覺得莫名其妙,愈沒興趣配合演出,完成他(她)的從政理想。老韓看不出有領導人夢,但能辦事,民眾主要是希望他出來為全臺灣辦點實事,不是因為崇拜他而想把他弄成神來崇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