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席卷全臺,“拼經濟”成主流,有臺媒反思“反服貿”,稱“新民意”打臉“太陽花學運”,致臺灣經濟又空轉四年!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人進得來、貨出得去,高雄賺大錢”,韓國瑜提出的訴求,其實就是服、貨的概念,這次“九合一”選舉,“韓流”席卷全臺,打趴民進黨,“新民意”打臉“太陽花學運”,“拼經濟”成主流,也是昨天就任新科“百里侯”的首務?;厥?014年那一場“太陽花學運”,造成兩岸服貨貿停滯,當年力推ECFA夢已遠,臺灣經濟空轉4年,韓國瑜的高雄又老又窮,其實只是全臺的縮影。
報道稱,當年“經濟部長”、“ECFA的擘畫者之一”尹啟銘指出,推ECFA有兩個目的,第一是大陸是臺灣最大出口市場,要跟日、韓、東協(xié)辛苦競爭,如能免關稅,臺商可居有利地位。其次,有助于臺灣地區(qū)談FTA。以當時ECFA完成后,新西蘭、新加坡都順利與臺灣洽簽就是明證,“如果當初沒有斷的話,其他國家也都會要求與臺灣地區(qū)簽FTA。”
陸委會前副“主委”、現為政大經濟系教授的林祖嘉表示,若2014年“立法院”審《兩岸服貿協(xié)議》以及后續(xù)《兩岸貨貿協(xié)議》都能順利通過,不僅銀行、電信、證券等服務業(yè)能順利登陸,大陸同意對臺灣降稅的早收清單也列入多項農漁產品,若有大陸出口市場支撐,“現在農民生活也不會這么慘淡。”
林祖嘉透露,當時虱目魚列入ECFA早收清單中,出口大陸不僅享零關稅優(yōu)惠,大陸也以契作方式保證收購價格,但“太陽花學運”后停擺,不僅虱目魚價格跌,近年香蕉盛產價跌、鳳梨也因無法外銷,面臨20年來最慘窘況,農民干脆放棄,讓鳳梨放在田里爛掉,農漁民叫苦連天。
林祖嘉認為,就是因為貨貿未順利通過讓我們錯失大陸免稅的市場,現在中美貿易戰(zhàn)如火如荼展開,對臺灣更是雪上加霜,因為大陸生產的商品銷售美國受到阻礙,若通往大陸市場能順暢,至少另一個經濟成長的支柱穩(wěn)固,臺灣明年GDP保2也不會如此辛苦。
尹啟銘憂慮,在蔡英文當局這幾年主政下,兩岸關系沒辦法動彈,ECFA后續(xù)無法進行,談要與其他國家簽FTA、甚至加入CPTPP,“都是空著嘴巴在講!連‘新南向’國家也都不鳥我們。”
尹啟銘感嘆,臺灣出口集中度越來越高,除半導體外,其他產品競爭力都在衰退,“失去大陸商機,只靠半導體、IC,風險越來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