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在新書中首度披露曾主動提出馬王政爭的“和解方案”,但最后被王金平(右)拒絕。左為民進黨柯建銘。 圖/聯(lián)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聯(lián)合報》
前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馬英九出新書,訴說馬王政爭內(nèi)幕,并提及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不愿簽和解書。王金平今天說,確實有此事,但他沒有關說,為什么要簽,凡事有大是大非,他尊重馬英九的講法。
據(jù)報道,馬英九昨天發(fā)表新書《八年‘執(zhí)政’回憶錄》,書中談到與王金平的那段“九月風暴”,也就是外界所謂的“馬王政爭”。馬英九透露,曾擬和解書請王金平簽字,但被拒絕。
媒體今天詢問王金平,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說有買這本書來看,認為書中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王金平響應媒體表示,這是國民黨內(nèi)的事,柯建銘當然不清楚。
王金平解釋,他當時沒有簽和解書,就是因為這等于他承認曾經(jīng)進行關說,所以才要對外道歉,但他沒有關說,“為什么要簽?”
王金平說,凡事有大是大非;他還沒有看馬英九的這本新書,所以不知道內(nèi)容是否公平,但也尊重馬英九的講法。
馬英九在新書提到馬王政爭間接讓“太陽花”學運沒辦法收拾。王金平說,尊重馬英九的說法,但一碼歸一碼,“當時主要還是不滿國民黨的召集委員,一下子把‘朝野’協(xié)商好的案子,很快速的就是認為它是一個存查案,所以把它宣布說已經(jīng)完成審查,送給‘院會’存查”,這樣子舉動才讓社會與學生不滿,讓學生到“立法院”外抗議并沖進議場,形成“太陽花”學運的開端。
王金平也將于下個月中旬出書,書名為《橋》,他表示,船到橋頭自然直,自己愿當成一座橋,做各方面的橋梁,也可以將好的意見提供給未來的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因此書名為《橋》有重大意義在其中。
至于書名是否擔心會被解讀是“喬事情”的“喬”,王金平說,要怎么解釋都可以,中國字每一個字都可以做很多解釋,他希望大家想的正面一點,這樣比較健康。
此外,對于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將到各地舉行感恩之旅,王金平認為這樣很好,應該要去跟出力幫忙的人感謝一下。
媒體追問,吳敦義這樣做像是要選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的起手式,王金平也說,很好,若是真的,大家要覺得高興,因為黨內(nèi)大家踴躍出來參與競逐提名;3年前只有前“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出來登記黨內(nèi)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初選,這次如果吳敦義要出來,大家會覺得很高興,這是國民黨帶給民眾一個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