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小“內閣”20日浮上臺面,選后副手人選呼聲極高的前高雄縣長楊秋興婉拒加入市府團隊,留下許多問號。葉匡時、李四川及洪東煒三位副手,葉曾任“交通部長”、李曾任“行政院秘書長”、國民黨秘書長,以及洪東煒曾任高雄市政府財政局代局長(副局長),可以看出韓旺盛的企圖心。在這波縣市搶人大戰(zhàn)中,韓可說是打出一副相當有分量的牌。 
  中評社刊文說,韓國瑜成功翻轉高雄引發(fā)外界對其施政的高度期待,但籌組小“內閣”人事一波三折。有學者私下建議韓國瑜起手式應該謹慎且具謀略,例如把能幫高雄賺錢的局處或花錢的局處依次序公布,會賺錢的局處如農業(yè)局、海洋局、“觀光局”、經發(fā)局、地政局等首長率先公布,再把要花錢的社會局、勞工局、教育局受長分第二階段宣布。但韓公布小“內閣”名單紊亂且龐雜,用人安插被外界質疑過多,也凸顯韓在高雄缺乏班底的現(xiàn)實。 
  媒體關切楊秋興為何出局?楊曾在勝選之夜現(xiàn)身韓競選總部,過沒幾日又在蓮潭會館與韓召開小“內閣”會議,地方傳出前高雄市長、現(xiàn)任“總統(tǒng)府”秘書長陳菊曾透過王金平白派系統(tǒng)向韓傳話,要韓“一楊換一楊”(現(xiàn)任高雄市副市長楊明州或前高雄縣長楊秋興)”,但該項流言未獲證實。 
  回顧韓國瑜勝選不久,一度傳出有意出席12月3日在廈門舉辦的兩岸企業(yè)家峰會,大力度招商引資、行銷高雄,11月27日旋即發(fā)出聲明稿強調“韓基于身體健康因素及忙于籌組小“內閣”,廈門兩岸企業(yè)家峰會決定不出席”。 
  這則消息最早是由楊秋興所釋,看得出楊積極為韓搭橋,但該事涉及兩岸敏感議題,楊搶先發(fā)布曾引起若干爭議。而且選后地方有太多人士在韓國瑜面前說楊秋興小話,讓楊心灰意冷,決定婉拒任何職務,雖韓后來欲安排楊進入高雄銀行或高雄捷運公司等職,但楊在媒體三溫暖式的凌遲數(shù)周后,毅然決然婉拒任何職務。
 
																在臺灣,每逢新市長就職,島內中華郵政都會制作紀念郵票。今年為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制作的紀念郵票共發(fā)行11000組,將韓國瑜的政見、競選口號等作為創(chuàng)意重點。不但有韓國瑜的“競選金句”,甚至還收納了韓國瑜在擔任北農總經理期間,在議會遭到王世堅質詢時,回懟的那一句“問世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