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柯文哲人氣居高不下,許多縣市長參選人期待“與柯同行”,政壇“柯派”逐漸成形。
民進黨自提臺北市長人選,柯綠分手后,柯文哲反而更加活躍,不僅數(shù)度到新竹幫民國黨新竹縣長參選人徐欣瑩站臺、巧遇民進黨新竹市長林智堅,他也拜會前臺灣地區(qū)領導人李登輝,昨天更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同臺,甚至幫時代力量站臺,白色力量跳脫傳統(tǒng)藍綠分野,儼然成為第三勢力新盟主。
盡管柯多次否認組黨、選2020等傳聞,但“與柯同行”已成當今政壇新趨勢。臺北市無黨籍市議員陳政忠、李慶元、親民黨市議員黃珊珊、林國成和無黨籍市議員參選人洪士奇、徐立信等6人昨天共同組成“臺北監(jiān)督聯(lián)機”,促成宋楚瑜、柯文哲同臺拉抬。
臺北監(jiān)督聯(lián)機成員的“戰(zhàn)袍”是白底、藍綠色字樣,接近柯文哲競選主色調,宛如“柯家軍”登場。
柯宋同臺 丁守中:不緊張
對于柯宋同臺是否吸走淺藍選票?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丁守中說,他不會緊張,例如新黨籍臺北市議員潘懷宗餐會期間一直站在他身旁,且柯有很多市政缺失,沒有具體建設。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競選辦公室發(fā)言人洪立齊表示,組黨或跟誰同臺,都是柯的自由,大家應多關心市政。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秦慧珠表示,宋楚瑜4年前就和柯文哲站在一起,如今出面挺柯并不意外,時代力量過去也是挺柯,但如今是民進黨和柯分手,所以算下來,柯文哲綠的票還跑掉一半。
民進黨臺北市議員李建昌質疑,今年選舉缺乏青年運動的刺激,年輕族群是不是還能維持高的投票動能,是柯文哲必須要盤算的??潞退蔚年P系本來就不錯,予其說宋要帶給柯什么援助,不如說是想借著柯的聲量,維持自己在臺灣政壇影響力,“如今是柯文哲在養(yǎng)親民黨,不是柯在靠親民黨”。
2020“柯宋配”? 宋回話有玄機
對于外界喊出2020“柯宋配”,宋楚瑜妙回,“柯宋就是可頌”,是高級的法國面包,又好吃又有意義;是否期許柯文哲連任后“做好做滿”?宋楚瑜語帶玄機說,國民黨做得不好,才讓民進黨“執(zhí)政”,民進黨做得不好,又讓國民黨“執(zhí)政”最后讓柯文哲在臺北市展現(xiàn)才華。
外界解讀“白橘結盟”,柯文哲表示,“合作啦,不要說結盟”,宋楚瑜是市政總顧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辦公室談話,他也樂意推薦“臺北監(jiān)督聯(lián)機”6人,臺北市的市政發(fā)展和臺灣的政治是一樣的,是不是可以多一點跨黨派的合作,少一點意識形態(tài)對立,臺灣民眾、臺北市民對藍綠兩極對抗的政治感到厭惡,才愿意選出無黨籍的臺北市長。
跳脫藍綠搶大位 還沒人成功
實際上,過去有許多政治人物訴求“跳脫藍綠”搶“大位”,但最后沒人成功過。宋楚瑜參選2016年“大選”時,即宣示要搶中間選票,辟出一條“超越藍綠的第三條路”,最后落敗收場。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曾宣布以無黨籍參加2016年“大選”,最后卻因未達到聯(lián)署30萬份聯(lián)署書門坎而退選。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也曾喊出超越藍綠,2000年“大選”發(fā)表“同志們,我們在此分手”退黨宣言,提及要推動族群大和解,最后仍因缺乏政黨奧援而落選。
臺灣地區(qū)從未出現(xiàn)過無黨籍領導人,柯文哲是否以第三勢力盟主之姿攻頂,外界正拭目以待。
原標題:宋楚瑜“與柯同行” 2020最大變量?
原鏈接:http://www.huaxia.com/jjtw/dnzq/2018/08/58532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