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近日召開黨代表大會,蔡英文在演說中連續(xù)以8個“是誰”來質問國民黨,說是留給民進黨許多爛攤子。這8問真是何其吊詭與諷刺!民進黨執(zhí)政兩年半,而早已被斗臭、斗垮、打趴在地上的國民黨,卻不能墊高民進黨持續(xù)低迷的民調支持度。
蔡英文說:“是誰在長期執(zhí)政之后留下五缺的問題;是誰坐視層層的法規(guī),壓抑企業(yè)的活力,讓臺灣的經濟遲遲無法轉型,走入悶經濟的死胡同。當年制造問題的人,不僅不反省,現在還反過來說要教訓改革的人,我要請他們想一想,到底是誰開啟了新南向的全新布局;是誰為年輕人籌辦社會住宅;是誰為老化的社會辦理長照2.0。”
而在稍早前黨籍干部暨從政同志召開的“共識營”,蔡英文火力全開,批評過去的馬當局太怠惰,并說要有自信地告訴臺灣人民,臺灣正在變好,不必因為唱衰或假消息而自亂陣腳。
這一席話慷慨激昂,反正“萬方有罪,罪不在朕躬!”將全部責任推給在野黨,剎那間,反倒讓人誤以為,目前在野的仍然還是民進黨。
蔡當局無視中南部農作物價跌,農民哀鴻遍野,卻說“臺灣經濟正處在過去20年來最好的狀態(tài)”,自我感覺良好的程度,已經到吹噓自戀的地步;問題是,蔡當局的談話,與市井小民的親身感受卻有極大的落差。
民進黨長期擁抱反核的神主牌,卻以燃煤發(fā)電堅持“非核家園”的理念,制造嚴重空污。“勞基法”“一例一休”兩度修正,導致萬物齊漲,造成勞工、資方、人民和臺當局四輸,“勞工是蔡英文心中最軟的一塊”已然破功。民進黨所謂“新南向”更是空嘴薄舌,除了挹注資源補助東南亞來臺觀光客,臺灣實際受惠的中小企業(yè)何在?如今兩岸冰封,“外交”困頓,臺灣連失四個“邦交國”,堅持所謂“維持現狀”的蔡當局仍不知悔改。
民進黨一度勾勒宏觀愿景,引領青年學子們編織未來的夢想。時至今日,該黨口中的“天然獨”不僅工作難找,更無法跳脫22K低薪的困境。高中生畢業(yè)后選擇到大陸就讀的比例創(chuàng)新高,為的就是要賭一個更有競爭力的未來,青年學子儼然大夢初醒,不想再支持民進黨。
蔡當局為了酬庸“輔選功臣”,大舉安插人事,職務任命不需通過考試,只要根正苗綠,就能坐領高薪。“水利會長”改為官派,廢除鄉(xiāng)鎮(zhèn)市長直選指日可待?;鶎?ldquo;農漁會”既然長期選不贏,民進黨干脆“整碗捧”企圖永續(xù)執(zhí)政,吃相難看,莫此為甚。
蔡英文口中標榜“謙卑”,卻高舉“轉型正義”大旗,成立黨產會,通過“促轉條例”,清算斗爭政敵國民黨,軍公教年改刀刀見骨,徒增階級矛盾、族群對立、社會動蕩。
發(fā)表“8問”之前,蔡英文應該摸著良心先問問自己。
(作者:黃映溓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