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市長柯文哲(圖片來源:“東森新聞云”)
據(jù)臺灣“東森新聞云”7月1日報道,臺北市長柯文哲出版新書《光榮城市》6月30日舉行簽書會。在新書中,柯文哲談到近來爭論不休的“兩岸一家親”的兩岸論述,稱這是為了緩和緊張關系。另外,他也批評,“攻擊兩岸一家親的政治人物,只奪取個人政治利益,根本不顧臺灣安危。”
在新書當中,柯文哲除了談及擔任市長將近4年來,改造市政府的企業(yè)文化,以及推行政績的工作,包括:還債500多億元新臺幣、2017年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書當中,柯文哲也提及日前備受討論的“兩岸一家親”的兩岸論述??挛恼鼙硎?,島內(nèi)攻擊“兩岸一家親”說法的政治人物,只是想要凸顯個人政治意識,奪取個人政治利益,“根本不顧臺灣的安危。”
柯文哲稱,外界有人對他的評斷,是從“墨綠”變成“紅色力量”;但他既然擔任市長,就是要爭取市民過更好的生活,不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市民。
柯文哲表示,“兩岸一家親,是希望降低緊張、減少沖突,替臺灣爭取更多時間。”是要讓臺灣有機會發(fā)展的更好。
據(jù)了解,柯文哲此前為了爭取民進黨合作,尋求臺北市長連任。5月9日在電臺節(jié)目中就“兩岸一家親”言論道歉,這次道歉被外界視為他向民進黨“釋放善意”,全力爭取合作,并借此平息民進黨基層怒火。
然而,在5月16日,民進黨卻決定啟動臺北市長征召程序,而且聲明征召的人需為民進黨籍,不會有無黨籍人士。換言之,民進黨與無黨籍的柯文哲正式說再見。
后來,柯文哲也解釋說,自己一直都支持“兩岸一家親”,只是他一直很討厭別人逼問。臺灣有200萬人在大陸就學、就業(yè),在臺灣的大陸配偶有37萬人,而且大陸占臺灣外貿(mào)的40%。兩岸不可能切割是很明顯的事實。不管是民間、經(jīng)濟的交流,兩岸都是連結在一起的。
不過,“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1日報道,國民黨籍臺北市長參選人丁守中就對柯文哲的新書卻并不買賬,他反問,臺北市是光榮城市嗎?過去三年,臺北市民生活更好嗎?丁表示,過去臺北招商引資,不到香港、新加坡的百分之一,城市競爭力去年大幅下滑,從第25名掉到第47名,年輕人都被迫到他鄉(xiāng)異地去找工作,“都用腳投票了” ,市民的實質收入也掉6%,臺北市停滯不前。
他認為,柯文哲選在這時候進行新書發(fā)表是選舉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