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定“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有違“憲”疑義,裁定臺當局“行政院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與臺灣中投、欣裕臺公司之間的行政訴訟案,停止訴訟并聲請“大法官”解釋,實質上對國民黨幫助有限,如今黨務困頓又面臨年底選戰(zhàn)缺乏資源,國民黨是否還能生存下去?
據中評社報道,國民黨行管會主委邱大展響應“德不孤,必有鄰,連承審法官都看不下去了。”看似正氣澟然,卻也有點“貓膩”;因為依過去的慣例,只要法院作出對國民黨有利的裁定或是判決,國民黨必定大肆宣傳,這回卻簡短響應,似乎心里有數,一是已凍結的資產不能動用,無助黨務困窘經營的局面,二是未來“大法官”仍可能作出不利解釋。
中投、欣裕臺的大股東就是國民黨,國民黨卻不能處分資產,變成民進黨當局可以動用行政資源輔選,國民黨卻無經費打選戰(zhàn)的窘境,怎么看都是明顯不公平。難怪被外界質疑獨派大老、“監(jiān)察委員”陳師孟揚言要“專打辦綠不辦藍的法官”后,司法界真的出現“寒蟬效應”。
北“高行政法院”合議庭沒有附和黨產會,判決中投、欣裕臺敗訴,也沒有判中投、欣裕臺勝訴,沒同意停止執(zhí)行假處分,把問題丟給大法官,這也是這項判定最受矚目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