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四廠。(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灣近來頻傳跳電,被封存的核四該不該重啟,又再度成為話題。但迫在眉睫的事實是,核四燃料棒按既定時程,將在7月分批運回美國。核四前廠長王伯輝表示,核四燃料棒未經(jīng)拆封又退回,全世界未有如此案例,且燃料棒外送拆解費用高達80億元(新臺幣,下同),網(wǎng)友批蔡當局敗家子,“這種行徑簡直愚蠢到極點,愚不可及!”
蔡當局的能源政策推動2年,近來因為天氣炎熱,用電量屢創(chuàng)史上新高,在核四封存情況下,臺電如何維持正常供電,已面臨最嚴峻的挑戰(zhàn)。4月時曾有逾5千人聯(lián)署,要求蔡當局推遲將燃料棒運回美國,但當局并未作出響應(yīng)。
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核四前廠長王伯輝指出,7月將分批運回美國“異地存放”的燃料棒,在完全沒拆封就運回,這是絕無僅有的世界首例,而臺灣還得為此付出代價,因為核四燃料棒外送拆解費用高達80億元。
王伯輝解釋,核四燃料棒是初始燃料,濃度較高,平均可使用3年,我們花80億元買來的燃料棒,可以發(fā)2000億元的電,眼前的情況卻是,買了沒拆封又退回去,還要給人家80億,世界上沒有這種先例。
核能專家趙嘉崇表示,即使核燃料棒只使用5%,都可再提煉使用,可謂價值連城。他提到,5月10日美國剛通過核廢料相關(guān)法案,確定要再提煉核燃料棒,此可供臺灣借鏡。
對此,網(wǎng)友怒批,“取之盡錙銖,用之若泥沙,罪有英德??!”“貽笑國際,80億就這樣丟到太平洋”“這不叫寃大頭什么叫冤大頭?”“看看大陸沿海幾十座核電機組吧,臺灣真的會被民粹害死”“這種行徑簡直愚蠢到極點,愚不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