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臺陸委會主委張小月。(來源:臺媒資料圖)
海外網12月6日電 民進黨當局執(zhí)政以來,綠營采取花式手段在島內力推“去中國化”,這兩天,又搞出個幺蛾子。臺媒3日爆料,民進黨“立委”蘇巧慧提議將臺陸委會更名為“中國事務委員會”。沉寂了3天的臺陸委會終于出面“打臉”,表示不會更名。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陸委會主委張小月6日回應:“尊重個別委員提案,但維持原名較恰當。”張小月稱,臺當局處理兩岸事務是依據“兩岸人民關系條例”,“我們這邊是臺灣地區(qū),對岸叫作大陸地區(qū)。”根據這一點,才有臺行政機構大陸委員會,若改為“中國事務委員會”,不符規(guī)定。
據臺媒早前報道,民進黨“立委”蘇巧慧日前拋出的“行政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聲稱,臺灣政治、經濟與社會情勢已多有改變,應審酌現況重新調整,以應對日益嚴峻的國際情勢。提案中除了建議新設“海洋事務部”“行政院信息總處”外,還要求把臺陸委會變更為“中國事務委員會”,同時裁撤“僑務委員會”。
仔細一看,內容條條充滿“去中國化”的小心機。島內輿論擔憂,如此更名會引起大陸反彈,致使兩岸關系更為緊張。蘇巧慧卻叫囂:“現階段世界各國與中國互動都以中國稱呼,為何臺灣就得不一樣?”
針對綠營接二連三挑唆“去中國化”的行徑,國臺辦新聞發(fā)言人安峰山曾表示,從去年“5.20”以來,這種拙劣的戲碼在島內時有發(fā)生,其背后的政治圖謀,我想用此前我們發(fā)布會講過的一句話,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