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 臺“教育部”課審大會10日決定高中語文課綱文言文比例,但引發(fā)本土派人士不滿,質(zhì)疑表決程序有問題。“教育部次長”林騰蛟今表示,當天修正動議及會議結論均經(jīng)課審大會所有委員公開表決通過,如果委員認為程序有問題,可在9月23日會議時提出,屆時會依會議程序處理。
關于12年公教高中語文課綱,臺灣教育研究院研修小組提出文言文比例在45%至55%的草案,不過課審會普通高中小組提案修正到3成以下,引發(fā)軒然大波。
9月10日課審大會中,關于高中語文科文言文比例,課審委員提出4個修正動議,分別是“刪除文言比例規(guī)定”、“文言比例平均40%至50%”、“文言比例平均30%至40%”及“文言比例以30%為上限”(原普高小組的修正案),但經(jīng)過投票后,4個案子都未過半,就回到研修小組所提的45%至55%為定案。
不過這個決定引發(fā)本土派人士質(zhì)疑,他們認為研修小組所提的方案未經(jīng)過表決,卻以他們所提的文言文45%至55%為最后定案,議事程序有瑕疵,因此透過各種方式尋求翻案機會。
對此,“教育部次長”林騰蛟今天沒有直接面對媒體的詢問,而是透過一段2分鐘的錄音,來說明“教育部”的立場。
林騰蛟說,9月10日關于高中語文課綱文言文課數(shù)、比例的修正動議及表決程序,均是經(jīng)在場委員同意下進行,關于會議的結果,也是經(jīng)課審大會所有委員公開表決后決定。
林騰蛟說,如果課審委員對于9月10日的議事表決程序有所質(zhì)疑,“教育部”尊重,但希望他們在9月23日的課審大會中提出,大會將依會議程序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