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輪中美外交安全對話21日在華盛頓舉行,這是中美合作極其重要的一步。對話前,美國國務院代理亞太事務助卿董云裳曾表示,美中對話經(jīng)常會提及臺灣,如果這次對話也提到,美國會向中方表明希望臺海兩岸持續(xù)對話,以及美國反對任何一方改變現(xiàn)狀的一貫立場。董云裳的一句“如果”讓臺媒集體激動,“獨派”媒體更是稱“誓守諾,美反對兩岸改變現(xiàn)狀”。臺“總統(tǒng)府”發(fā)言人黃重諺稱,美國是臺灣在國際上最重要的盟友,“對于美國政府長期以來對臺灣的支持與一再重申對臺灣關系法的承諾,我們也非常感謝”。
“首輪中美外交安全對話,美重申奉行一中”,臺灣《中國時報》22日以此為題報道在華盛頓舉行的這場對話。報道說,根據(jù)大陸公布的新聞稿,中方在對話中強調了在臺灣、涉藏問題上的原則立場,以及美方恪守有關承諾,妥善處理上述問題的重要性;美方表示,美國政府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美方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支持分裂中國的活動?!吨袊鴷r報》稱,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和國防部長馬蒂斯就此次對話21日在國務院召開聯(lián)合記者會,但其間兩人均未提及臺灣。
“中美高層對話,陸學者:可能會讓臺灣當局失望。”臺灣《旺報》22日采訪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郭憲綱。報道稱,郭憲綱表示,巴拿馬與臺灣“斷交”并未影響對話氛圍或引起中美矛盾,美方也未在對話中特別提出疑慮,體現(xiàn)出美方堅持一中原則的立場,“但可能會讓希望臺巴斷交引起爭論的臺灣當局感到失望”。報道引述郭憲綱的話稱,從此次首輪中美對話來看,他個人觀察“臺灣問題在中美關系中的分量越來越小”,臺灣的作用在美國全球地緣戰(zhàn)略中的地位正不斷下降,原因在于大陸的地位和綜合國力上升,因此中美必須合作,“臺灣當局應該認清這點”。他認為,臺灣應該打消美國會像冷戰(zhàn)時期一般聲援臺灣的幻想,目前情勢已證明那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臺灣一些人確實“心懷期待”。就在19日,親綠的《自由時報》刊文鼓動“將巴拿馬斷交危機轉化為強化臺美關系的機會”,提議發(fā)動心理戰(zhàn)、輿論戰(zhàn),渲染大陸“滲透美國后花園,挑戰(zhàn)美國地緣戰(zhàn)略利益”,將大陸定為“片面破壞、甚至改變臺海和平現(xiàn)狀的一方”,通過美國社會和輿論提醒特朗普別把臺灣當成籌碼。但文章也流露出壓抑不住的憂慮,稱美國與大陸正討論未來幾十年雙方如何維持關系穩(wěn)定、避免沖突,臺灣“很清楚的”是議題之一。文章稱,如果特朗普政府真要決定與大陸建立一個維持幾十年關系的新模式,那么北京有機會在過程中利用特朗普“喜愛交易”的性格,而回顧過去,臺灣也不是沒有被美國“出賣”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