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近日持續(xù)爆發(fā)性騷擾案,僅僅不到1周的時間,已知的案件數量已超過15件,且還在持續(xù)增加中。這一波一波的性騷擾案件不光數量多,且涉案人均為民進黨當局高層,包括行政部門資政、部門官員、地方官員以及民進黨黨中央任職人員,與民進黨交好的外包廠商、所謂的民運分子、流亡作家也涉案。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觀察這十幾起民進黨性騷擾案件則不難看出,幾乎每個案件在剛發(fā)生時,被害人都遭到民進黨黨內以“大局為重”“黨派名譽”為理由的壓迫。這些性騷擾案不僅能看出綠營集體私德敗壞,更從黨內采取縱容甚至袒護的態(tài)度,看出民進黨政治利益大于民眾利益的惡質黨性。
此次事件爆發(fā)后,上到蔡英文、賴清德,下到民進黨黨政人員不斷出面滅火致歉。蔡英文在道歉聲明中稱,“呼吁社會不要檢討受害者,也請不要消費受害者,做過多的政治操作,造成二度傷害。”看似蔡英文在為黨內爆發(fā)性騷擾案道歉,然而輕輕幾句話,就讓民進黨從共同加害人,搖身一變,與被害人一起變成社會輿論與政治操作下的共同被害人,并將外界對其黨的批評,統一歸因于“政治操作”。

賴清德
賴清德
婦產科醫(yī)師出身的民進黨民代林靜儀,向來標榜“為女性與婚姻平權大力奔走”,支持者甚至稱其為“臺中媽祖婆”。而面對如今連環(huán)爆出的民進黨性騷擾案,林靜儀卻一直默不作聲。日前她終于打破沉默,但她并不是關心受害人的權益,而是不甘心地表示,如果性騷擾案加害者是非民進黨的人,那輿論討論的火很快就熄滅了。言下之意,林靜儀認為,民進黨承受的批判比其他黨派都多,很不公平。林靜儀此番轉移焦點,為民進黨遮丑的操作,深得蔡英文“真?zhèn)?rdquo;。

林靜儀
民進黨此番操作已是常態(tài),今年初,前原能會主委謝曉星涉職場性騷擾被免職,國民黨團提案要求民進黨當局行政部門必須系統性檢討性騷擾制度缺漏。然而,該案在1月19日卻遭民進黨內包括長期主張維護性別平等權益的范云、林靜儀在內的58位民意代表全數否決。民進黨只論顏色,不論受害人權益,只要見到“非綠”黨派的提案便全數否決、直接封殺,黨爭在民進黨眼里似乎高于一切。
2021年10月,時任臺衛(wèi)生部門官員的王必勝被媒體揭露與女護理師外遇多年并產下一女,在如此負面輿論風波下民進黨未予追究,當時其頂頭上司、衛(wèi)生部門一把手陳時中甚至出面夸贊其公務表現十分優(yōu)秀稱職,只是私德有些問題。如今,王必勝已然坐到衛(wèi)生部門二把手??v容包庇如此,民進黨真所謂“公私分明”。
該撇清的要撇清,但對于性騷擾案件的表面功夫要做足,蔡英文等黨內高層紛紛表態(tài),對于此類案件表示“零容忍”。然而,蔡英文是否忘記,自己也曾公開表態(tài)對“酒駕零容忍”,但民進黨內有多位重要官員有酒駕紀錄,他們卻仍然能夠平步青云、位高權重。遠的不說,如今蔡英文辦公室發(fā)言人谷辣斯過去也曾因酒駕遭判刑,但民進黨當局不但一路提拔她擔任發(fā)言人,甚至2022年提名她參選花蓮縣長。“零容忍”仿佛只是口號,解釋權永遠歸民進黨所有。

蔡英文
民進黨標榜自身“勤政、清廉、愛鄉(xiāng)土”,但此次事件顯露出來的卻是“懶政、包庇、愛黨爭”。賴清德為避免影響選情,對此事親上火線公開致歉,然而民進黨說一套做一套,對內縱容包庇息事寧人,對外轉移焦點歸因黨爭的惡質黨性,早已被臺灣民眾識破。恐怕,賴清德“信賴臺灣”的招牌,要變成“信賴危機”。【來源| 海峽之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