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1月1日報道 蔡英文2022年12月27日宣布臺義務兵役從4個月延長到1年,從2024年1月1日起執(zhí)行。幾天以來,相關話題的熱度在島內持續(xù)延燒,年輕人有感嘆一年時間浪費光陰的,有出主意突擊把自己吃胖成超重以躲避服役的;還有評論人士和臺媒層層扒皮爆料相關內幕。還有的直指,役期延長背后有美方居心叵測地推波助瀾。
看看近幾天美國的連番動作。
2022年12月30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簽署2023財年綜合撥款法案,正式完成立法,針對臺灣地區(qū)的部分,撥款法案編列20億美元預算提供臺灣地區(qū)“外國軍事融資”貸款,但未納入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授權提供臺灣地區(qū)5年共100億美元的無償軍援。難怪臺灣媒體質疑,美國軍援是想賣武器,又順便貸款給臺灣。
路透社2022年12月28日引述五角大樓消息報道稱,美國國務院已批準約1.8億美元,準備向臺灣地區(qū)出售“火山”反坦克布雷系統(tǒng)。
另據(jù)臺灣“中時新聞網(wǎng)”和綠媒網(wǎng)站報道,因義務兵役延長、訓練增加,為配合新政策實施,臺軍方擬向美國增購“毒刺”便攜式防空導彈,借此滿足守備部隊野戰(zhàn)防空需求。
這么多動作和消息,說來說去都圍繞著美國向臺灣賣武器。左手給臺灣錢,買右手的武器,美國打的一手好算盤。
此前,臺灣媒體就揭露,美方的一些前國防官員就借著“竄訪”向臺灣地區(qū)施壓,要求恢復征兵并延長役期至少一年。
退役中將、國民黨民代吳斯懷2022年12月29日接受香港媒體中評社訪問時就指出,美國前國防部長埃斯珀7月時就說,希望臺灣兵役延長至少一年才有戰(zhàn)力,也不斷強調臺灣應強化“不對稱戰(zhàn)力”,可見美國希望把臺灣打造成“刺猬島”、“亞太地區(qū)軍火庫”。
吳斯懷表示,蔡英文雖說兵役延長沒有美國的壓力,但顯然背后就是有美國的影子。在蔡英文宣布兵役延長后,“美國在臺協(xié)會”處長孫曉雅馬上在臉書上稱“歡迎臺灣最近針對征兵制改革的宣布,彰顯臺灣對自我防衛(wèi)的承諾”,這些都可見美國的背后運作。
對此,吳斯懷痛批,蔡當局唱和配合美國的戰(zhàn)略已是不爭的事實。
臺灣《聯(lián)合報》2022年12月27日也發(fā)表社論稱,近兩年,美國干預臺灣安全政策日漸直接。美方最近更透過國會立法,擴張臺灣采購額度并主導軍售項目,蔡當局愈發(fā)難以抗拒美方推銷的武器,或拖延擴軍。此外,美方更安排官員2023年借所謂的“學人計劃”進入臺政府部門“交流”,此舉也被解讀為“監(jiān)軍”。
社論更是說道,臺積電被迫擴大赴美設廠規(guī)模,先進制程也提前推進至3納米,已引起民眾憂慮先進技術被掏空。如今,美方又主導兵役延長及增加對臺融資軍購,都讓人感到美國的手不斷伸進臺灣,把臺灣變成其美國的馬前卒。諷刺的是,蔡當局還自詡這是美國“挺臺”。
臺灣《中國時報》2022年12月28日發(fā)表社論稱,民進黨深知民意普遍反對,為何偏要對著干?顯然是迎合美方“豪豬”戰(zhàn)略的急迫需求。民進黨當局再度漠視民眾反戰(zhàn)呼聲,必然是鐵了心與戰(zhàn)爭販子為伍了。
社論奉勸民進黨,與其巨額投資軍備、耗費財政供養(yǎng)役男,不如投資兩岸和平,讓兩岸和平交流紐帶越來越密。臺海和平必須靠兩岸溝通對話。(來源/參考消息網(wǎng) 文/王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