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余東暉)美國華裔學者朱志群認為,在中美元首通話之后傳出臺灣駐美機構可能更名的消息,顯然是美方在有意放風,試探中方的反應。他指出,如果此時中方反應不夠堅決,待事情成真,則為時已晚,因此中方應當透過最高層、最權威的管道,與美方交涉,最清楚地表明:一個中國是中美關系不可逾越的紅線。
  美國巴克內爾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系教授朱志群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分析美方傳出考慮允許臺灣駐美機構更名的意涵和影響。
  朱志群表示,拜登在主動與習近平的通話中,明確表示不希望競爭轉向沖突,等于將拜登政府初始定調的“競爭、對抗、合作”的中美3C關系,把“對抗”去掉,重新定調為“競合”關系。特別是拜登表示美方從無意改變其一中政策,對中美關系是一個保證。
  朱志群分析,通話肯定令華府和臺北的鷹派不爽,不排除美臺雙方鷹派正聯(lián)手給中美關系改善制造嚴重障礙的可能性。在這個中美關系出現(xiàn)轉機的微妙時刻,放出允許臺駐美機構更名的消息,肯定是在有意放風。
  朱志群指出,美方近期真的讓臺灣駐美機構更名的可能性很小,此時放風就是想試探北京方面的反應。華盛頓想看看北京是否會不惜犧牲雙邊關系難得好轉的機會,堅決反對美方改變一中政策的做法。
   朱志群表示,北京如何反應,將決定今后美臺互動的節(jié)奏和層次。如果北京反應堅決,將事情制止于萌芽狀態(tài),則有利于中美關系繼續(xù)改善。如果北京的態(tài)度不夠堅決,則以后美臺關系官方化的動作就會更加大膽地去做。萬一事情成真,生米做成熟飯,再采取回擊行動,為時已晚。對于北京而言,那就等于打開了“潘多拉盒子”。
  朱志群建議,中方應當通過最高層、最權威的渠道,主動與美方溝通和交涉,要求美方澄清意圖,最清晰地表明,一個中國是中美關系不可逾越的紅線,事關重大,沒有商量余地。為了避免無可挽回的后果,應當防患于未然。
  朱志群指出,如果美國真的同意直接使用“臺灣代表處”,那將公開進一步提升美臺關系,直接挑戰(zhàn)北京的一中底線??梢灶A見,北京將被迫對美臺都做出強力反擊。中美關系將更加雪上加霜,兩國合作將更加困難,臺海地區(qū)可能出現(xiàn)軍事危機。臺灣駐美機構更名不是小事一樁,而是后果嚴重并考驗各方智慧和判斷力的大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