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臺灣地區(qū)領(lǐng)導人蔡英文在“臉書”發(fā)文“臺灣的民主之路,我們會堅定地走下去”,以此“紀念”一年前病亡的李登輝。
李登輝是所謂“臺獨教父”,與蔡英文情同父女,蔡英文是李登輝“兩國論”的起草者,又稱她是“‘臺獨’師太”,可以說,在臺灣最懂李登輝的人應該是蔡英文了。然而,李登輝這個所謂的“民主之路”到底是條什么路,臺灣的蔡英文未必清楚,日本的安倍晉三,倒是說出了實情。
上月2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接受《產(chǎn)經(jīng)新聞》專訪時表示,“世上沒有像李登輝那樣為日本著想的領(lǐng)導人”。安倍在1994年作為日本自民黨青年局長訪問臺灣,首次與李登輝見面,之后有多次交往。李登輝女兒李安妮說他倆情同父子。傳說李登輝是日本人的兒子,而李登輝又有了個日本兒子,這李登輝真是與日本有緣,難怪是“為日本著想的領(lǐng)導人”。
李登輝是日本殖民臺灣時代的產(chǎn)物。1923年,李登輝出生于臺北淡水郡三芝鄉(xiāng),1943年赴日就讀于京都帝國大學。在“皇民化”運動中,改名“巖里政男”,寫血書登報要求成為“臺籍日本兵”,奔赴太平洋戰(zhàn)爭前線為天皇效忠。李登輝始終對“22歲以前是日本人”難以忘懷,他在《臺灣的主張》一書中說“若從個人自身來說,毋寧說是幸福……直到今天,我仍然感謝時代讓我有所體驗,并開啟我幸福的人生”。
然而,開啟李登輝“幸福的人生”的日本,對李登輝的認識卻有一個過程。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李登輝雖已是臺灣地區(qū)領(lǐng)導人,甚至在1994年接受日本右翼作家司馬遼太郎采訪,發(fā)出“生為臺灣人的悲哀”的悲鳴,誓言要像摩西一樣帶領(lǐng)臺灣人建立“臺灣人的國家”,以表“臺獨”之志,但李登輝在日本社會并沒有多大的知名度,企圖訪問日本也因日本國會的派系斗爭而沒有成行。
直到1995年,李登輝訪問美國康奈爾大學并發(fā)表演講,在“臺北駐日代表處”的運作策動下,日本《朝日新聞》《讀賣新聞》等大媒體作了大量報道,李登輝終于登上了日本媒體的頭版,在日本的知名度大增。隨著李登輝“特殊兩國論”的出爐,日本終于鉆到了海峽兩岸的縫隙,臺灣問題成為日本制約中國的抓手。而李登輝對日本的一往情深也充分暴露在世人面前。李登輝會見日本客人,從來都是全程日語,1999年,李登輝出版《臺灣的主張》一書,這本李登輝自述,原本以25萬美元的價錢請美國記者來寫,錢付了,這個美國記者在臺灣住了半年,李登輝就是不接受采訪。那幾個背后操盤的人便商量請曾經(jīng)給松下幸之助寫自傳的江口克彥來寫,李登輝很快接受采訪。大家恍然大悟,李登輝說日語遠比漢話流利,日語思維更快捷,當然希望一個日本人來寫他。
書稿寫成,雖然是中文版先在臺灣出版發(fā)行,但這個中文版其實只是日文版的翻譯版。2000年,李登輝暗助民進黨的陳水扁上臺,將兩岸關(guān)系推到了一個危險的境地。下臺后的李登輝,終于說出了他埋藏在心里的話,“釣魚島是日本的”“臺灣原本也是日本的”,他要的是“臺日一家”。
許多人說蔣經(jīng)國當年看錯人了,李登輝的“半個屁股”(李登輝見蔣經(jīng)國時只敢在椅子上坐半個屁股)騙了他。其實,何止是蔣經(jīng)國看錯了人,臺灣的“獨派”們也沒有看準李登輝。早期從事“臺獨”運動的黃彰輝,1985年患肺癌行將就木之時,從英國飛到紐約作了最后一次演講,其中講到李登輝“我們寄望他,給他時間,帶領(lǐng)臺灣人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天、新的地”。黃彰輝1950年代擔任臺南神學院院長時,與李登輝常有往來。然而,黃彰輝們也沒有看準,李登輝要學摩西帶臺灣出走,“脫古改新”,但李登輝要建立的并不是所謂的“臺灣國”,他要的是讓臺灣“脫中入日”,完成他的“臺日一家”,實現(xiàn)年輕時的“皇民”夢想。
所以,說李登輝是“臺獨教父”并不準確,說他是“賣臺教父”才符合安倍給他“為日本國家著想”的定位。蔡英文講什么“民主之路”更會讓李登輝在棺材里笑出聲來。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且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