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新聞臺換照審查,NCC要查中天新聞臺內容是否偏頗,9日上午在一場座談會中,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廖元豪明白表示,媒體的時間有限,能有多少時段,可以把所有的立場統(tǒng)統(tǒng)等量播放一段,到底什么叫偏頗,要平衡到什么樣的地步才叫不偏頗,他呼吁換照不能流于對媒體內容的批判跟檢驗。
臺灣多個民間團體9日上午舉行“中天換照事件所引發(fā)憲之政法治爭議”座談活動。廖元豪表示,中天新聞臺換照,大家心知肚明,NCC很在乎中天新聞臺言論偏頗,但他要問,偏頗是問題嗎?今天媒體的時間有限,能有多少時段,可以把所有的立場統(tǒng)統(tǒng)等量播放一段,到底什么叫偏頗,要平衡到什么樣的地步才叫不偏頗,NCC沒有說清楚。
他并說,更糟的情況是,蔡當局說偏頗就是偏頗嗎?有沒有辦法畫一個標準,大家以后照時段,哪一種立場可以講幾分鐘,媒體沒有辦法這樣做,“換照不能流于對媒體內容的批判跟檢驗”。
廖元豪并指,聽證是準司法程序,“對立式”聽證為了維持表面的公平性,甚至會請獨立人士來主持,如果聽證讓人覺得從“鑒證人”到“主持人”都讓人覺得有立場,那只是叫當事人最后陳述,等于來講被羞辱,要講也不給講,這種聽證做得不夠好。“聽證若展現偏頗,其實有構成程序違法、甚至處分違法的可能”。
廖元豪也說,NCC要獨立,還是需要政治人物的克制,但從第一屆NCC委員的經驗來看, 為了配合預算,NCC可能就不那么獨立;另外,NCC很多委員都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都是玻璃心、一罵就走了,不像政客不怕你罵,所以要維持獨立性其實困難,所以NCC委員的“上面”要自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