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報道:
臺灣地區(qū)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日上午10時公布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況,臺灣當日新增10例確診案例,包含1例本土病例和9例境外病例。截至目前,臺灣累計確診373例。每日新增一例本土病例,并非民進黨當局宣稱的“零星”感染。
6日,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示范如何用電飯鍋干蒸口罩殺菌,呼吁民眾多利用家中電飯鍋,延長口罩使用壽命。指揮官陳時中也特別在記者會上現(xiàn)場示范,并試戴“剛起鍋”的口罩,大贊“熱熱的不錯”,并保證干蒸后的口罩完全無異味。
這很像一個類似情景的翻拍——賴清德當臺行政機構負責人時,面對香蕉滯銷也曾經(jīng)示范過水煮香蕉,還沾著醬油吃,當時他也說味道很好。
緊抓著防疫最終端的口罩做文章,這就是民進黨當局的防疫政策嗎?口罩只是防疫戰(zhàn)中的一環(huán),一直耽溺于口罩議題,會不會忽略了更重要的事?
臺媒:
任何疫病的防杜,料敵于先是最基本的功夫。
臺灣到6日為止累計373人確診新冠肺炎,其中大部分為境外移入。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一再向民進黨當局呼吁入境者全面普篩,防疫只有過沒有不及,臺灣是有能力做到的。但,民進黨當局沒這么做,陳時中還說沒必要。
這個清明節(jié)假期,墾丁爆出旅游人潮,臺媒報道稱,“路上行人多到欲斷魂”。然而,墾丁卻并不是臺灣唯一一個爆出旅游人潮的地方,還有阿里山森林游樂區(qū)、花蓮東大門夜市、烏山頭水庫等多個觀光景點也都人潮洶涌,弄到疫情指揮中心不得不發(fā)出警報,警告游客注意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可是,當他們倡導“大家暫勿前往墾丁”時,游客都已經(jīng)準備要離開了;當他們勸游客要保持“社交距離”時,游客早已經(jīng)摩肩接踵幾天了……后知后覺慢半拍的防疫政策和說明,除了找罵挨,真沒有別的功能。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急速擴散,醫(yī)療、檢測設備的研發(fā)都是在跟時間賽跑,誰能更快速利用新科技新儀器,誰就能拯救更多人的生命。臺媒指出,以臺灣的防疫成績和生技專業(yè),照理說應該能為全球盡一份貢獻,為何至今連島內確診者的治愈率都還偏低?何以從年初至今整整3個月,民進黨當局對于“篩劑”的欠缺不足、對于“呼吸器”的擴張生產毫無進展也放任不管?
臺灣生物產業(yè)發(fā)展協(xié)會理事長李鐘熙近日就感嘆,臺灣目前所謂的防疫,僅口罩有產業(yè)參與,生技界卻看不到產業(yè)在防疫鏈上的角色。這個問題,究竟是臺經(jīng)濟主管部門負責人的眼光局限所致,或是民進黨當局為防疫紓困忙到無暇顧及其它,令人好奇。
民進黨當局高層目前忙著部署520,這幾天還忙著“去蔣”,而最投入心血忙著的是“口罩外交”。蔡英文網(wǎng)絡社群操盤手林鶴明3月初曾宣示要號召“辣臺派”打“國際賽”,蔡英文日前宣稱捐一千萬只口罩給疫情嚴峻的國家和地區(qū)。與此同時,島內民眾排隊買不到口罩,綠營人士還宣傳呼吁臺灣民眾電鍋蒸口罩,“讓出口罩,幫助‘政府’拓展‘外交’!”
臺媒批評臺灣的防疫正從這樣的各種“破綻”轉為諸多“破洞”,臺灣防疫專家憂慮未來臺灣疫情的發(fā)展恐怕不樂觀,不少醫(yī)生則警告,1到2周后臺灣可能就出現(xiàn)確診人數(shù)高峰。
想當初有臺灣民眾“搶購口罩、囤貨物資”,被各方抨擊嘲笑,如今看來這些都是未雨綢繆的聰明人,民眾一旦傻傻地只跟著防疫政策早已失焦混亂的民進黨當局,豈不是拿自己與家人的生命安危開玩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