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島內(nèi)民眾排除買口罩限制數(shù)量,民進黨當局大方送千萬給他人。
臺灣中時電子報快評說,新冠肺炎疫情引發(fā)“口罩之亂“方興未艾,另一個新開辟的戰(zhàn)場是所謂”護照之亂“,兩者之間,實有著微妙的關聯(lián)。
蔡當局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在臺立法機構答詢時,公開指責主張“臺灣是地名,不是國名”的國民黨民代陳玉珍“沒有資格當民代”,掀起網(wǎng)路和輿論的激烈討論。
向來主張“臺獨”的“時代力量黨”也公布了一項最新的民調(diào),稱有74.3%的受訪民眾支持將所謂“護照”上的英文名字改為“TAIWAN”;蔡當局外事部門的回應顯然比過去開放,甚至可以說是傾向同意,表示只要“朝野”有新共識,就會配合辦理。
包括民進黨在內(nèi)的“獨派”人士,之所以搶著大聲喊“獨”,跟新冠疫情爆發(fā)以來,蔡當局一再宣傳“臺灣防疫世界第一”有關。不少民眾自覺臺灣贏得了世人的肯定,特別是日前蔡英文宣布,臺灣要捐出1000萬枚口罩,打防疫“國際杯”,更讓許多人相信,臺灣在這場疫情中已擁有相當?shù)膰H能見度,乃至話語權,在所謂“護照”這種官式文件上,“TAIWAN”當然應該取代“ROC(中華民國)”。
且先不論蔡當局在廣大民眾還在天天排隊買口罩的此時,對外大捐口罩,是不是打腫臉充胖子,會不會引發(fā)新一波口罩民怨,更值得關注的是,蔡當局夸大口罩“外交”的CP值,讓人民以為臺灣捐個千萬片口罩,就能贏得所謂的“國際友誼”,這真是想得太簡單了。
臺灣防疫做的是不錯,但是并沒有了不起到可以跟大陸嗆聲,國際再怎么感謝臺灣,也不會為了1000萬片口罩成為“臺獨”的啦啦隊。這一波“臺獨”操作最終勢必只是鏡花水月,但卻撩撥起一些民眾的幻望,蔡當局實在是非常不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