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藍綠兩黨2020候選人出爐后,“表態(tài)”壓力就轉(zhuǎn)移到臺北市市長柯文哲身上??挛恼茈m未明言參選,卻也發(fā)表了形同宣戰(zhàn)的“出師表”。他火力全開,東批蔡英文把臺灣搞糟,西罵蘇貞昌“不要臉”,左貶韓國瑜水平差,右損“韓粉”是“魯蛇”(loser,失敗者),辛辣度爆表。

蔡英文“執(zhí)政”三年民眾無感,是公認的事實,因此“撿到大炮”的柯文哲,把炮口第一個就對準了蔡英文,直批她做得太差。
柯文哲認為就是蔡英文沒有把工作做好才會出現(xiàn)“韓流”,還自爆“怨恨小英”,因為蔡英文做不好,讓他必須苦惱要不要選2020。
至于民進黨,柯文哲近來也跟它多次隔空交火。17日他批評民進黨主席卓榮泰,“誰叫你為了操縱民意,做沒必要的對抗?”針對“太陽花學運”頭目林飛帆擔任民進黨副秘書長一事,柯文哲又批評民進黨“說謊成性”。

柯文哲對蔡英文火力全開,就是要讓臺灣民眾記起過去三年對蔡當局施政的失望感。臺行政機構(gòu)負責人蘇貞昌不得不出來替蔡英文緩頰,17日回嗆柯文哲“市長應該要堅守崗位,才對得起市民”,還提醒柯文哲不要忘了去年曾說過“選上市長就會支持蔡英文連任”的話。蘇貞昌的“善意提醒”徹底激怒了柯文哲,18日他又將炮口轉(zhuǎn)向蘇貞昌,連說兩次“不要臉”予以回敬。
用“不要臉”三個字來罵蘇貞昌,看來是當年“綠白分手”的新仇舊怨讓柯文哲顧不得文雅了。
據(jù)臺媒分析,2018年1月,蔡英文曾主動找柯文哲研究如何幫蘇貞昌選新北市市長,沒想到最后民進黨卻推出姚文智出征臺北市市長,讓柯文哲就此和民進黨結(jié)下梁子。

柯文哲連日來狂轟民進黨,甚至連粗話都罵出口,引來兩極評價。這也讓柯文哲開始“反省”自己這幾天講話是不是太兇了,決定“不要再罵人”。沒想到,曾擔任柯文哲2014年競選總干事的僚姚立明又在媒體上罵柯文哲“對民進黨忘恩負義”,因為2014年“白色力量”一詞還是蔡英文幕僚替柯文哲想的。對此,柯文哲不以為然地說,2014年臺北市市長選舉如果民進黨打得贏,也不會讓他選,民進黨也是按照自己當時最佳利益去決定,只是他們沒想到柯文哲這個家伙,不太聽話,也不是完全照他們意思。

自詡“超越藍綠”的柯文哲激情罵綠后,自然還要打藍。一句“今天臺灣走到這個地步,只有‘草包’跟‘菜包’可以選擇,實在是真糟糕”,透露出柯文哲的企圖心。
對于韓國瑜,柯文哲的心情一定很復雜。當年在韓國瑜落魄的時候,身為臺北市市長的柯文哲任命韓擔任臺北農(nóng)產(chǎn)運銷公司總經(jīng)理,甚至因為欣賞韓還一度想將他延攬至臺北市府。沒想到韓國瑜離開北農(nóng)后,不僅當上了高雄市市長,還成為國民黨2020候選人,成為柯文哲2020征途上的最大對手。

大概就是這種“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態(tài)作怪,讓柯文哲忍不住譏諷支持韓國瑜的“韓粉”是“魯蛇”,認為韓讀的書只夠做“北農(nóng)”的董事長,一不小心暴露其淺陋的格局。
但同樣作為“六都”市長,柯文哲和韓國瑜都逃不過民眾對他們“帶職參選”的檢視。近日臺灣南部大雨,高雄19日一度積水嚴重,民進黨發(fā)動各方輿論,制造“韓國瑜神隱20小時”的新聞帶風向,讓柯文哲也感受到唇亡齒寒的壓力。因此柯文哲20日受訪時為韓國瑜說話,強調(diào)極端氣候下,大家都不要笑,誰遇到誰倒霉。以臺北市來說,若每小時降雨78mm以上也會淹。對于綠營炒作“韓國瑜神隱”一事,柯文哲說他也不喜歡“救災政治學”,好的團隊應該要照SOP(標準作業(yè)程序)走,制度比個人重要。

有臺媒稱,以往柯文哲一開口罵人,民調(diào)就會上升,這回炮火全開,似乎要努力罵出2020的選舉路。但柯文哲似乎還在猶豫,語帶曖昧地表示,“好好一個醫(yī)生,當臺北市長是不得已,若是當臺灣地區(qū)領(lǐng)導人更是不得已”,似乎在表達“不得不出來時”,就會選2020的意思??磥?,面對藍綠對手底定,還未正式宣布參選的柯文哲,似乎已是箭在弦上,只待時機正式宣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