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雙十”講話提出“四個不會”。(圖片來源:中評社資料照片)
大華網絡報刊文說,如果評斷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連著三年“雙十”講話的兩岸關系部分,愈來愈無意尋求雙方和解,并不為過。
2016年她在首次面臨的“雙十”講話前,有關方面不斷事先預告她將釋出比較積極的兩岸論述,雖然結果并未如此,但是至少顯示仍謀突破兩岸的僵持。2017年蔡英文在“雙十”講話中指出,“兩岸關系攸關臺灣前途及2300萬人民長遠福祉”,再度顯示她仍認知臺灣不能沒有和平穩(wěn)定的臺海局勢。但是,今年她卻全面批判了大陸,頗有趁著中美兩強升高對峙而投入美國“反中”陣營之勢,這其實是挺身站到中美對抗的前線,如何能夠照顧“臺灣前途及2300萬人民長遠福祉”呢?
當然有關方面及民進黨會辯稱,是大陸自蔡英文上任以來,拒絕了兩岸對話及打壓民進黨當局。然而,兩岸對話中斷及雙方走向對立,是蔡英文否定了“九二共識””的必然結果,是大陸在蔡上任之前就已言明的,也是各界早已預見的,只是蔡與民進黨不予正視,還自認為他們上臺執(zhí)政后,大陸的對臺政策就會 “向民進黨靠過來”。此種誤判對臺灣既不利又危險。
面對趨向險峻的臺海局勢,蔡英文提出了“四個不會”,受到媒體突出報導。她說:“我要向大家保證,我們不會貿然升高對抗,也不會屈從退讓;我不會因一時的激憤,走向沖突對抗,而讓兩岸關系陷入險境,我也不會背離民意,犧牲臺灣的主權。”此話的重點在于不會升高對抗,也不會屈從退讓;后兩個不會只是前兩個不會的補充說明。
臺灣不能升高和大陸對抗,是正確的決策。除了激進“臺獨勢力”不顧人民死活外,蔡英文尚能看清不可冒進,否則兩岸唯有攤牌一途。以兩岸軍事、經濟力量差距之懸殊,一旦燃起戰(zhàn)火,臺灣只會遭到吞噬,此系任何執(zhí)政者都必須全力避免的。但是蔡英文在講話中,卻收回了此前強調的對大陸“善意不變、承諾不變”,反而呼應美國當前全面“反中”的政、經、軍戰(zhàn)略,使得所謂不會升高和大陸對抗的保證,恐成虛言。
而作為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她聲明不能屈從退讓,是可以理解的,問題在于原有的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之道,是否就是屈從退讓?過去蔡與民進黨把國民黨、馬英九開創(chuàng)的八年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指為“流失主權”、“傾中賣臺”、“鎖在中國”,無視當時兩岸對話的政治基礎來自臺灣自己的根本大法和法律體制,一點也不構成屈從退讓。如果蔡英文、民進黨的思維無意調整,那么他們四年任期內的兩岸關系就無法符合主流民意的期待,也無法實現(xiàn)他們所呼吁的兩岸復談。
按照臺灣地區(qū)“憲法”增修條文規(guī)定,當前兩岸關系處于“國家統(tǒng)一前”狀態(tài),由此產生之“統(tǒng)一目標”、“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實非大陸強加于臺灣,完全不存在臺灣對大陸屈從退讓的問題,反而可以開展兩岸對等協(xié)商。易言之,只要根據(jù)“憲法”和“法律”來論述兩岸關系,并付諸行動,即可達成蔡英文的“四個不會”。反之,把所謂“臺灣主權”從中國主權切割出來,就暴露“臺獨”立場,既違背了“憲法”和"法律",也必加劇兩岸沖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