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管碧玲拋出應省思民進黨與“時代力量”關系,民進黨“立委”吳思瑤、羅致政說,“時力”過去在臺“立法院”與民進黨采競爭關系,2018縣市議員選舉,恐怕也是競爭大于合作。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17日深夜在臉書上表示,“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罷免案的省思,是“時代力量”與民進黨到底還是不是大綠和小綠?對兩黨都是要探究的課題。
吳思瑤18日表示,“時力”做為新興政黨,希望為社會帶來一些改變,應當協(xié)助民進黨從事很多社會改革的政策,但遺憾過去在“立法院”,“時力”要標榜自己的色彩,很多政策上沒有與民進黨并肩作戰(zhàn),這可能是“時力”求表現(xiàn)、心急,很可惜。
她說,改革無法一步到位,也無法憑一己之力完成,“時力”甚至與國民黨站在一起,不利于社會改革,也影響后續(xù)選舉的默契,希望不要急切標榜各自政黨的色彩,因為政黨間不只有選舉合作,政策合作更重要。
談到2018選舉,吳思瑤認為,民進黨是被動的,時力不斷對外釋放縣市議員要提名54區(qū),跟民進黨在選票上是競爭的,現(xiàn)在民進黨提名都還沒拍板,但時力讓這個局變成競爭大于合作。
有意參選新北市長的羅致政有相同的想法,認為“時力”與民進黨目前在“立法院”是競爭多于合作,“時力”更極端的立場,與民進黨區(qū)隔不同,雙方?jīng)]有太多合作的空間。
他說,2018選舉“時力”準備大量提名縣市議員候選人,從現(xiàn)實角度來說,也是競爭。
羅致政認為,縣市長選舉是一對一的選擇,如果任何人要選,不是為了勝選,只是要讓其他人不能當選,沒有太大意義。
有意參選新北市長的民進黨“立委”吳秉叡說,兩黨有的議題可以多合作、有些議題可以競爭,但無論要走上競爭或合作,都應多點溝通。
“時代力量”發(fā)言人李兆立說,“時代力量”作為支持進步本土價值的“在野黨”,必須同時扮演好“支持改革”及“監(jiān)督臺當局”兩種角色,在轉型正義、非核家園及年金改革等重大議題上,絕對支持民進黨;但蔡英文在選前承諾訂定“最低工資法”,“時代力量”早在去年4月底就提出草案,臺“行政院”遲遲沒有動靜,反而是短短一年內,兩度硬推修“勞基法”,“時代力量”有不據(jù)理力爭的道理嗎?
他說,如果把監(jiān)督議事曲解為與國民黨站在一起,那國民兩黨屢次在“院會”連手否決“時代力量”有關“憲改”、同婚、慶富案的提案,又該如何解讀?
李兆立說,“時代力量”作為一個政黨,推出自己的候選人是責無旁貸,但選舉目標始終就是邊緣化國民黨的席次,因此與任何目標相同的本土政黨,永遠保持合作空間。


 
          






